首頁 小故事 励志故事 正文

制訂人生目的,調高一個檔次

疼痛 證明你已經成長了

制訂人生目的,調高一個檔次

時間:2015-07-01 作者:未知2 編輯:小故事

  蓋爾·希伊在《開拓者們》中,通過一份內容十分普遍的“人生歷程調盤問卷”,接見了60 000多個各行各業的人士,發現那些最樂成和對自己生涯最知足的人有一個配合的特點:他們都致力於實現一個其現實能力所難以到達的目的(一個遠大或者絢爛的目的)。他們的生涯有意義,而且比那些沒有久遠目的使其向前的人更會享受生涯。

  這讓我想起了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生長區”理論。

  維果茨基以為,人有兩種水平,一種是現實所現實具有的水平,叫做現實水平;一種是在別人的指導下所到達的水平,叫做潛在水平。

  在現實水平和潛在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最近生長區。人們形象地把它稱為“跳一跳,摘桃子”。這個桃子不是伸手可得的,需要跳起來才氣摘得手,但又不是怎麼跳也夠不到。

  “最近生長區”理論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小我私人生長目的的設定不僅要以自己的最佳才氣、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還要把每一階段的目的確立在小我私人的“最近生長區”上,並通過自己的起勁或想方想法追求外力的輔助去實現它。

  有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解釋,真正能激勵你振奮向上的氣力是:先確立一個既雄偉又詳細的遠大目的,再制訂詳細的小目的。

  美國西部的一個小墟落,一位家境清貧的少年在15歲那年,寫下了他氣焰特殊的《一生的自願》:

  “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和麥金利峰;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一世走過的蹊徑,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影戲;駕駛航行器騰飛下降;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現專利;給異常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錢……”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吻枚舉了127項人生的雄偉自願。不要說實現它們,就是看一看,

用磚頭的思維贏得了二十億

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了。少年的心卻被他那重大的《一生的自願》鼓盪得風帆勁起,他的所有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自願》牢牢地牽引着,並讓他往後最先了將夢想轉為現實的漫漫征程,一起風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夢想的夙願,釀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擊與樂成的喜悅。

  44年後,他終於實現了《一生的自願》中的106個願望……他就是20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當有人驚訝地追問約翰·戈達德是依附着怎樣的氣力,讓他把那許多註定的“不能能”都踩在了腳下,他微笑着回覆說:“很簡樸,我只是讓心靈先到達誰人地方,隨後,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氣力。接下來,就只需沿着心靈的召喚前進了。”

  在現實生涯里,有許多人驚訝地發現,他們之以是達不到自己苦苦追求的目的,不是自己的目的定得太高,而恰恰是由於他們的目的太低,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追求的自動動力。若是你的主要目的不能引發你的自我效能感,目的的實現就會變得遙遙無期。

  你有幾小我私人生的願望?快把它鄭重地寫在紙上,而且將它們上調一檔,與你的家人和同夥們一起分享。準備好了嗎?現在就動筆。行動起來,向著你心中誰人偉大的夢想前進吧!


    給生活一個漂亮的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