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京胡名家李祖銘簡歷,京胡演奏技巧

鮮卑族有哪些姓氏?漢化后的鮮卑姓氏

  薩特談到音樂,曾有這麼一番意見:擠在音樂廳旁觀演奏乃是謬妄的,音樂,應該獨自諦聽。音樂是異常具有藝術感的,有的使人感應歡快,有的使人感受悲痛,在差其餘曲風中就需要差其餘樂器,本期民族文化為你剖析京胡名家李祖銘。

民族文化

  京胡,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時末期,隨着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胡的品種許多,常見的有紫竹京胡、染竹京胡和白竹京胡。此外另有羅漢竹京胡和鳳眼竹京胡。

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條件,國家說了算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種規格,經由制琴師與演奏者耐久實踐,憑證京劇曲牌的差異,而生長為多種規格,創製了西皮、二黃、娃娃協調撥子等幾種專用京胡。放大了低調門京胡的尺寸,以順應京劇音樂生長的需要。

  李祖銘,男,京劇琴師。琴師李慕良之子。自幼受其父熏陶和影響,聰穎勤學,琴技日益精進,1967年擔任山西省京劇團任主要琴師及音樂唱腔設計,曾加入了《三上桃峰》、《山城圍困戰》、《新爍明珠》、《蔡鍔與小鳳仙》等十幾齣戲的音樂唱腔設計。調入中國京劇院后,加入《大明魂》、《錦車使節》、《坂本龍馬》等戲的唱腔設計。還先後加入了《九江口》、《青梅煮酒論英雄》、《一語道破》等戲的唱腔設計。

  先後與袁世海、李金泉、馮志孝、楊春霞、李光、張學津、恭弘=叶 恭弘少蘭等互助,琴技爐火純青,京胡演奏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

  1991年錄製了“李祖銘京胡演奏專輯”。1985年應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林肯大學約請,隨父親李慕良赴香港、美國講學。1993年應台灣中華國劇協會約請赴台給二十幾所音樂院校講學。1990年加入李慕良作品音樂會為亞運會籌資,演奏音樂會所有曲目。2001年加入為失學兒童的“陽光愛心”音樂會的義演。隨團多次赴香港、台灣演出,還出訪日本、法國、瑞士、西班牙等國。

你可能也喜歡:
民族衣飾:烏孜別克族衣飾圖片
民族衣飾:苗族衣飾圖片
【都會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糾纏不清,納西族與藏族歷史關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