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鄂倫春族圖騰寓意與傳說

瑤族名人,瑤族歷史人物盤點

  圖騰是一種異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圖騰也是最早的社會組織的標誌和象徵。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也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敬。圖騰崇敬在於對自己傳統部落勢力的珍重與維護。在鄂倫春族文化中,鄂倫春族的圖騰有什麼寓意和傳說呢?一起來看下。

鄂倫春族圖騰寓意與傳說

  鄂倫春族是生涯在我國東北區域的少數民族之一,在歷史上,鄂倫春族人是處於氏族社會階段的狩獵民族,由於其生計環境較為惡劣,社會生長水平較低。然則鄂倫春族人卻生長出怪異的民族文化,為此成為維繫其民族內聚力以及形成民族認同的焦點要素。而對熊的圖騰崇敬成為鄂倫春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部門。

哭嫁習俗中哭的形式,你知道多少

  鄂倫春族是以熊為圖騰崇敬的民族,熊在鄂倫春族人的神話傳說以及一樣平常生涯中飾演主要角色,由此演生出諸多對熊的禁忌。

  在中國北方的鄂倫春族,撒播着不少大同小異的有關熊圖騰的故事。一個故事說:有個獵人被母熊擄去,關在岩穴,同雌熊住在一起。不久,雌熊生出一個半人半熊的小崽。厥後,獵人趁雌熊攜子出洞覓食之機逃走,雌熊覺察后一起追來。獵人沿河岸奔逃,恰逢上游漂來一隻木筏,於是跳了上去。雌熊追趕不及,氣忿地將所帶小崽撕為兩半,一半擲還獵人,一半留給自己。今後,隨雌熊生涯的一半釀成熊,隨獵人生涯的一半釀成鄂倫春人。鄂倫春人以為:“熊與其他動物有顯著差異,這即是熊從形體到動作,都更靠近於人。”以是鄂倫春人以為人熊同源,相互有血緣關係。在鄂倫春,公熊被稱之為“雅亞”(祖父)或“阿瑪哈”(伯父);母熊被稱之為“太帖”(祖母)。談到熊,不能說“熊死了”,只能說“雅亞(或太帖)睡着了”,否則會遭報應。

  鄂倫春族人雖然崇敬熊,然則一樣平常的狩獵流動中,還會去獵殺熊,食用熊肉。固然,鄂倫春族人獵熊以及吃熊與其它動物是有顯著的差異,他們要舉行一系列繁複的、莊重的儀式,最後還要為熊舉行風葬儀式,像看待死去的親人一樣,將熊的頭和骨舉行風葬。這種既崇敬熊又以熊為食的習俗看似矛盾,然則在天下許多狩獵的族群中卻普遍存在。

  你可能會喜歡:
  朝鮮族說韓語嗎,朝鮮族語言和韓語的區別
  珞巴族人口有若干,漫衍在哪個省?
  珞巴族的修建氣概與特色
  雲南白族語言文字特徵

樂器解析:卡龍琴是哪個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