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傈僳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刀桿節

趣味橫生的東鄉族婚俗

  傈傈族的“刀桿節”撒播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傈傈族文化中佔有主要的職位。一樣平常知道“刀桿節”的人心中都市為那些演出者嘆息,他們需要多大的勇氣才氣光腳踏在刀山火海而泰然自若,需要怎樣的技巧才氣在刀山火海中毫髮無損。這是個不解之謎,至今都沒人能解開這個謎,這是用科學無法註釋的徵象。下面就來為人人先容下勇士們的節日“刀桿節”。

刀桿節

  傈僳族刀桿節,傈僳語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節”,是棲身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境內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傳統節日。由祭祀明朝兵部尚書王驥、下火海、上刀山等流程組成。“上刀桿”流動一樣平常在陰曆正月十五或二月初八舉行。

  已往是傈僳村寨或農戶為免受災難降臨,消災避邪才舉行的。而且逢大年才舉行,逢小年不辦(子寅辰午申戌為大年,丑卯已未亥為小年)。有時是全村人配合合辦,有時是一家人主理,鄰人協辦。改造開放以來,通過文化部門耐久做事情,上刀桿被列為民族體育項目,在任何一個地址任何一個時間都可以舉行演出。

  製作“刀桿”所需要的質料及注重事項
  要選一天祥瑞的日子,到山中去選樹,一樣平常選兩棵筆直的雲南松,長約15米,在砍伐前要用一隻雄雞(即公雞)、一隻小豬仔和若干香火、紙錢以及水酒,祭山神后,方可砍伐。砍倒后,削去樹皮、晾乾,15天左右由男士肩扛回村寨(在此時代女同胞不能跨越樹桿)。

  上刀桿的前一天晚上最先扎刀桿。扎刀桿前要準備300張五色紙,折成小紙花若干朵,蔑子數百片(扎刀用),長刀36把或42把(有時用56把或72把),刀刃要厲害,備好纜繩撐桿等物,請好吹鼓手。在扎刀前還要點刀,由香通(巫師)試刀,刀刃朝上,三道橫檔處,要用兩把刀交織紮成雙刃刀。

  刀桿頂端扎一道彩門(半圓型),彩門上披上一條紅綢帶,用一根鐵鏈系住,兩頭用鎖鎖住(叫天鎖)。五色紙紮成的鮮花鑲在刀梯兩旁。刀桿紮好后,香通身着民族服裝,口中念念有詞,在鼓樂聲中舉行“耍刀”演出(及刀舞)。

土族獨特而又極具價值的“跳於菟”

  上刀桿當天早上,守壇“香通”(祭師)要祭供神壇(一樣平常設5壇)。中午,香通及吹鼓手身穿民族服裝,斜披白布帶,敲鑼打鼓,把神請到上刀桿處,經一番祭祀,用公雞冠血和蒿枝水祭點刀桿,然後在神壇香通的呼籲下,眾人着手,手持繩索、撐桿,在嗩吶和鑼鼓聲中,銀光閃閃、五光十色的刀梯徐徐升起,屹立在場中,直插雲天。

  刀桿節是傈僳族人民自然崇敬的產物,更是傈僳族人民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艱險的民族精神的體現。現在節日中,原始信仰的內容已被展現康健新穎的唱詞和厚實的手上舞蹈動作的"跳嘎"所取代,具有了更普遍的群眾性。這一古老而又奇異的刀桿節,已被有關部門正式定為傈僳族的傳統體育流動。

  “刀桿節”的起源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桿節中主要的習俗演出流動,它再現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嶺的生涯履歷及攀藤負葛的艱辛卓絕精神,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傳統習俗流動。

  刀桿節,相傳是紀念一位對傈僳族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明代兵部尚書王驥受朝廷派遣,率戎馬到雲南方陲傈僳族棲身區域部署軍民聯防,平息起義,收復被侵佔的土地,在當地國民的配合下,趕走了入侵的敵人。

  為了使領土民富兵強,他率領傈僳青年習武練勇。厥後天子聽信誹語,毒死王驥。傈僳族人民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為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刀桿節,並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徵儀式,表達願赴湯蹈火相報的情緒。

  您可能也喜歡: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傳統佳節
  花謠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討念拜、討僚皈
  十分具有特色的茶山瑤衣飾
  獨具民族風姿的舞蹈,瑤族長鼓舞

獨特的建築文化:撒拉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