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培育意志的高腳競速項目的起源

詳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正由於多民族才氣讓我們的文化這麼的壯麗多姿,文化碰撞的火花促進了文化的融合,而在體育文化中的高腳競速也是異常的有趣,聽說速率能到達100米12.5秒,你對高腳競速有若干領會呢?本期土家族文化為你剖析。

培育意志的高腳競速項目起源

  高腳競速又叫踩高腳馬。高腳馬原本是苗族、土家族人在地面積水的雨季代步、涉水過淺河的工具,厥後人們把踩高腳馬生長為高腳競速,成為一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第七屆天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上,高腳競速首次被列為正式的競賽項目,運動會上泛起的高腳競速其使用的競賽用具仍為傳統的用竹製成的代步工具。此前的第五屆、第六屆民族運動會上高腳競速還只是作為演出項目。

  高腳競速買不起鞋穿,厥後他們就想了一個設施,在兩根一米多長的竹竿上各綁一個可以支腳的網子,平時出門的時刻,兩隻腳伸進網子里,用竹竿來代步。再加受騙地的天氣對照濕潤經常下雨,將竹竿的一端削尖,走路的時刻既不費鞋又可以防滑。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收繼婚是怎樣的

  1986年,湖南省體委將高腳馬整理成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並作為演出項目加入了第五屆、第六屆天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演出。寧夏是從2002年自治區“兩運會”上正式最先舉行高腳競速(那時還叫高腳馬)競賽的。

  第七屆天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寧夏將派出一支高腳競速隊伍加入角逐。曾在自治區“兩運會”上初露頭角並取得優異成就的4名運發動現在正在銀川市湖濱體育館舉行熱身訓煉。這支隊伍的教練陳金賓向前往採訪的寧夏經視報道記者說:“現在高腳競速訓練所接納的方式和田徑訓練方式基真相似。田徑訓練跑接納的是異步路,出左腳,伸右手。

  高腳競速是一根竹竿上面綁了兩個腳蹬,右腳動,左腳也要動,以是是順步跑,手藝難點、要求要害在這個地方。由於竹竿對照細,接觸點對照小,再一個是順步跑,就是同步跑。對運發動天真性、協調性和平衡性的要求是對照高的。”雖然說是靠兩根竹竿來跑步,但高腳競速的速率卻一點也不慢。據領會,在天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100米的速率是12.5秒。這個速率若是不經由專門訓練,一樣平凡人是無法到達的。

  您可能也喜歡: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衣飾文化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春節傳說之老鼠嫁女的傳說
  狗咬呂洞賓典故到底從何而來

歷史上的八賢王是誰,八賢王的金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