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居:苗族吊腳樓
明朝時期,滿族從通古斯遷到東北區域時,服裝仍是以布、皮兼用,直到皇太極時期,滿族的衣飾才最先有了定製,之後逐步隨着時間生長。
那麼,在滿族文化中,滿族衣飾是若何轉變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清代滿族基本都編入八旗,有旗人之稱,故這種滿族男女老小四序皆宜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旗裝。式樣分男女兩種。清初男子旗裝為圓領、大襟、箭袖(馬蹄袖),四周開衩,系扣袢,腰中束帶。四周開衩是為了騎射自若,箭袖是為射箭利便,又可禦寒珍愛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長到肚臍、四周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滿語鄂多赫)。亦有外衣一馬甲(俗稱坎肩)者。清末。由四開衩改為左右兩開衩,箭袖多改為平袖。女式旗裝基本與男袍同,只是在領口、前襟、袖口等處鑲飾花邊,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於袍外。民國年間,旗裝多改為胸襟寬鬆、腰身微緊、臀部稍寬、下擺略收的式樣,這種貼身合體的旗裝,更能显示出婦女正經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紀五十年月末,男式旗裝在滿族聚居區才逐漸廢棄。
苗族傳統節日:牯藏節
馬蹄袖是清代滿族男女旗裝之袖式,亦稱箭袖。清初,滿族男子所服旗裝,袖口較窄,袖端多加一長可露指的半圓型獸皮(后改布質),因其狀酷似馬蹄而名之馬蹄袖。優點是征戰、狩獵時射箭利便,禦寒珍愛手背。清中期以後,該袖式的服裝漸從便服轉為制服,便服多為平袖,制服仍為馬蹄袖。平時多捲起,在辦公務、喜慶節日、參見上司、叩見尊長時,必須先左後右地放下馬蹄袖,才可行參見禮。亦有將馬蹄袖用鈕扣繫於便服袖口以為制服之用者。滿族婦女制服亦多為馬蹄袖式。民國年間,逐漸不用。
窩龍帶,亦稱馬甲,實為無袖的馬褂。有領,衣長及腹,多為兩側開衩,在領、襟等邊緣處飾以各色花紋。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夾、紗之分。內蒙古的滿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將衣襟縫成弧形,即襟從領口至右肩處貼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轉至肚臍處,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為上下馬利便之故。女式坎肩多為對襟式,對襟下端多為如意頭式,衣緣多鑲以艷麗花邊。清代該衣飾窄小,多穿於旗裝內,清末以來尚寬大,多套於旗裝外。因其雅觀適用,至今在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及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仍有年父老穿着。
烏拉是滿族傳統的防寒靴鞋之一。以豬、牛、鹿等獸皮縫製而成。形狀為前尖后圓,鞋幫貫以六個鞋耳,鞋口近腳處墊以襯布,並用一細皮帶聯絡靴耳。鞋較寬大,穿用時須在鞋中充墊“東北三寶”之一的烏拉草。由於烏拉質柔量輕,行動自若,既可防寒,又利於軍事征戰及狩獵生涯,故得以沿用下來,至今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一些偏僻山村還可見到。
您可能也喜歡:
板鞋舞,壯族民間藝術奇葩
彝族舞蹈的怪異氣概
彝族民歌被稱之為民族文化的載體
滿族的飲食傳統習俗及禁忌
苗族的信仰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