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相術 正文

推背60詳解 推背圖第十四象丁丑

  自古天朝就不乏能人異士,更有精通天地星象之理的,對未來的世界進行了預測。傳說唐代的袁天罡與李淳風,一夜飲酒,忽得天地感應,便對未來進行了預測,最後留下推背圖一書。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推背圖第十四象丁丑,(後漢亡,後周立)。具體的詳情,咱們一起來相術欄目瞧瞧看吧!


  推背圖原文:第十四象丁丑

  【讖曰】

  李樹得根芽 石榴漫放花

  枯木逢春衹一瞬 讓他天下競榮華

  【頌曰】

  金木水火土已終 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見太平日 五十三參運不通



  推背圖白話文詳解

  【李樹得根芽石榴漫放花】

  隱喻五代的三朝三姓。「李」:後唐皇帝姓李;「石」:後晉皇帝姓石;「榴」:同「劉」音,後漢皇帝姓「劉」。

  【枯木逢春只一瞬】

  本句一語雙關,字謎上隱喻五代二朝二姓。「枯木」:為柴。「逢春」:發芽,榮發,隱喻後周世宗柴榮。圖中柴發芽,也喻指柴榮。

  圖中柴發芽的只有一株,同音「朱」,隱喻後梁皇帝姓氏:「朱」。

  句意上又指:柴榮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可惜後周的欣欣向榮只是一瞬間——柴榮登基5年半就病逝了,他7歲的兒子即位半年,後周就被宋朝和平取代了。

  【讓他天下競榮華】

  指五代時期群雄割據,競相謀求極品的榮華——稱帝稱王。

  *907~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10個自稱國家的割據政權。

  【金木水火土己終】:以五行喻五個朝代,終結了。

  【十三童子五王公】:五代共13位皇帝5位開國君主。

  「童子」:這裏指在時間短的皇帝--這個設迷方法,對解開下部某象非常重要!!!

  ※辨析(陳曦):現代史書上說五代是14個皇帝,為何?

  從金聖嘆的批註可以看出:他是到柴榮截止,不算7歲即位的柴宗訓,似因柴宗訓當皇帝不到半年就禪讓給「陳橋兵變」的趙匡胤了。但這種算法未見得妥,畢竟趙匡胤承認柴宗訓是皇帝。柴宗訓死後北宋給了他謚號——「恭皇帝」,後人承認他是帝王。筆者認為:五代就13位皇帝,這都是他們的後人承認的,而上表中斜體字的後梁朱友圭(郢王)不應算是皇帝。前面第10象的註解說了:朱友圭弒父篡位,10個月就被鎩了,再被廢為庶人,後人沒把他當皇帝。當然,這些是逃不過預言家的慧眼,「十三童子五王公」,信然!

  【英明重見太平日】

  人民終於迎來了英明治世的皇帝,可以安享太平了。

  【五十三參運不通】

  辨析:現在把這句都按金聖嘆的解釋:「五代共五十三年」,並不恰當。《推背圖》中都是以年代跨度記年的,如第2象的「二九先成實」預唐朝國運290年(618~907年)。從上表可見五代跨度54年,所以本句不能解為53年!陳橋兵變發生在960年正月初三晚上,陰曆為新年第三天,趙匡胤黃袍加身——五代後周運數不通了,次日趙匡胤就回兵受禪登基了。所以本句應解為:五代歷經53年零3天,運程就不通了——陳橋兵變,宋朝開篇了。「參」:一字雙關,即指參運、算卦,又暗指大寫的「三」,喻3天。五代十國紛紛擾擾,但《推背圖》本象預言的時間一天也不差!且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真乃中國古典文學中神工鬼斧的極品之作!


  第十四象講的是什麼:【後漢亡,後周立】

  951年正月,郭威起兵滅掉後漢,並在開封稱帝(太祖),國號周,史稱"後周"。周太祖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稱帝后虛心納諫,生活節儉。他吸取前四代過分信任武夫的教訓,留心人才,并力圖革除弊政,採取了嚴懲貪官污吏、獎勵生產、廢除苛捐雜稅以及免除牛租等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產积極性,社會生產得到發展。954年,周太祖死,養子郭榮(原姓柴,太祖內姪)繼位,是為世宗。

柴榮,史書記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是五代亂世中傑出的政治家。

  周世宗即位后,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礎上,繼續革新政治。他首先整頓綱紀,嚴懲貪官。同時,對現行法律進行整理,刪繁就簡,編成《大周刑統》,使全國遵守統一的法律。在經濟方面,則獎勵墾田,並實行均田制度。他還興修水利,恢復以開封為中心的水路交通網。如先後派宰相李谷巡視黃河堤防,發丁夫六萬人用三十天時間修固河堤;調發丁夫二萬人到原武(河南原陽)堵塞黃河決口,減少了水患。956年和959年,疏濬汴河、五丈河,連接濟水,使山東船隻直達開封。接着疏濬汴河南段及山陽瀆,重新溝通從黃河到長江的水道,又疏蔡河,使開封水道南達壽州。自此,山東和江淮的糧食、貨物都可由水道直達京城,使開封繁榮起來。此外,他訓練軍隊,並開始進行統一戰爭。

  不過,其在位期間採取滅佛措施,這是繼"三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滅佛”后的又一次大規模的抑佛運動。同歷史上其他滅佛的皇帝一樣,周世宗在位五年後,也就是公元959年,就因病而亡,死時只有三十九歲。這再一次說明,對信仰實施鎮壓的人都會受到上天的懲罰。柴榮死後,皇位傳給了七歲的兒子柴宗訓。次年歸德節度使兼禁軍首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並皇袍加身,隨後迫使柴宗退位,建立宋朝。後周在存在了8年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