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張紙摺疊51次
孩子在為誰而玩
時間:2014-10-08 作者:未知2 編輯:小故事
關於念頭的寓言故事:孩子在為誰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啼聲連天。幾天已往,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以為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示意謝意。”
孩子們很喜悅,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註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緻勃勃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震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勤!”他們向老人立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心理點評】你在為誰而“玩”
這個寓言是蘋果樹寓言的更深一層的謎底:蘋果樹為什麼會自斷經脈,由於它不是為自己而“玩”。
人的念頭分兩種:內部念頭和外部念頭。若是根據內部念頭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若是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念頭,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僕從。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樸,
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念頭“為自己快樂而玩”釀成了外部念頭“為獲得美分而玩”,而他操作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以是也操作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闆、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人為、獎金等林林總總的外部獎勵?小貓逃開影子的招數
如將外部評價看成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泛起顛簸。由於,外部因素我們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怨言滿腹。不滿和怨言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削減痛苦,我們就只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削減事情的起勁水平。
一小我私人之以是會形成外部評價系統,最主要的緣故原由是怙恃喜歡控制他。怙恃太喜歡使用口頭賞罰、物質賞罰等控制孩子,而不去剖析孩子自己的念頭。久而久之,孩子就遺忘了自己的原初念頭,做什麼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上學時,他遺忘了學習的原初念頭———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事情后,他又遺忘了事情的原初念頭———發展的快樂,上司的評價和收入的升沉成了他事情的最大快樂和痛苦的源頭。
切記:外部評價系統經常是一種家族遺傳,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從現在最先培育自己的內部評價系統,讓學習和事情釀成“為自己而玩”。
螃蟹、貓頭鷹和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