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蔬菜水果攝入較少易引致胃病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摘要:早期胃癌沒有特徵性癥狀,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由於這些癥狀不是早期胃癌所特有的,故易被診斷為一般胃病。這是患者確診較晚的主要原因。

  而近年來年富力強而被胃癌奪去生命的人並不少見。王女士現已41歲,外企高管,正值事業上升期,日常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比較大。半年前,王女士感到上腹部偶有不適,自己買了些葯服用后癥狀有所緩解,但是經常反覆發作。她曾去過單位附近的醫院就診,被告知為胃炎。直到半月前,她出現明顯腹脹、食慾明顯減退並伴有消瘦,再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已是胃癌晚期併發生了肝轉移和肝腹水。

  近年來,我國胃癌發病呈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40來歲甚至二三十歲的胃癌患者非但不少見,還顯著增多。這些青壯年患者確診時幾乎百分之百為胃癌晚期。

  與工作壓力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導致青壯年胃癌患者增多的原因與工作壓力增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這些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喜歡吃燒、烤、煎、炸、熏制食物和燙食,以及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吸煙、高鹽膳食、愛吃泡菜等腌制食物;蛋白質和新鮮蔬菜、水果攝入較少等。研究显示,燒、烤、煎、炸、熏等食物含大量強致癌物質——苯並芘,常吃此類食物,胃癌的發生危險會增加兩倍;喜食燙食者患胃癌的危險是常人的4.22倍;經常三餐不定時和暴飲暴食者患胃癌風險會增加1.3倍;吸煙者患胃癌風險增加1.58倍。若上述因素協同作用,則胃癌的風險更高。高鹽膳食會使胃內食鹽濃度升高,直接損壞胃黏膜,增加其對致癌物的易感性。泡菜、酸菜等腌制食物也被證實含有大量強致癌物硝基化合物。

  最近有研究表明,經常吃夜宵、晚飯吃得很晚,都會增加胃的負擔。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2~3天就要再生一次,這一再生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食,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修復,長期下去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早期胃癌癥狀不明顯易被誤診

  早期胃癌沒有特徵性癥狀,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由於這些癥狀不是早期胃癌所特有的,故易被診斷為一般胃病。這是患者確診較晚的主要原因。

  專家提醒,一旦出現胃部持續不適,尤其有上述不良生活方式、消化道癌家族史、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胃癌危險因素者,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胃鏡檢查。建議有胃癌危險因素者40歲以後(吸煙者35歲)每年進行胃鏡檢查一次,這是早期發現胃癌的最有效方法。專家表示,只要提高防癌意識,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腫瘤並不可怕。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促進消化的七種上佳食物 太油膩可吃些核桃]]

  [[編輯推薦:每天1個橘子2杯綠茶 有效阻擊電腦輻射]]

  [[編輯推薦:8個飲食好習慣 排毒美顏皆有效]]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