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宗教文化 正文

【佛學入門】印度佛學系統詳解

中國佛學派別及其四宗學說略述

  印度佛學,發生並撒播於古印度,以釋教教義為焦點的宗教哲學。印度釋教的生長曆程可分為原始釋教、部派釋教、大乘釋教、和密教四個歷程。那麼,對此,印度的佛學系統是怎麼樣的呢?一起到佛學入門中領會看看吧。

佛學入門

  印度佛學系統之生長,按印順法師歷史規則之希望而分,可分為五期:

  (一)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期
  從佛陀立教至佛陀入滅之時代,此系佛陀住世說法時期,此期教法之重點,以宣示小我私人解脫為主。

  (1)緣起觀,此乃釋教之基本態度,亦為佛陀正覺之內容。即以十二因緣為詳細形式,來超脫決斷一切苦惱。

  (2)八正道,此乃遠離快樂與苦行雙方之中道頭腦。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佛經故事】暴虐君王一朝得悟

  (3)四聖諦,此乃有關社會人生之四項真理。即:苦諦(說明社會人生生涯之真相是充滿苦惱不安)、集諦(說明引起苦之理由與煩惱泉源和渴愛之真相)、滅諦(說明滅卻煩惱去除苦惱不安,方能達於絕對平穩涅盤田地之真相)、道諦(說明有關到達涅盤之方式)。

  (二)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期
  從上座、民眾兩大基本部派之盤據最先,至初期大乘釋教之興起,亦即佛陀入滅后至四百年(約當西元前四世紀至前一世紀),此期相當於部派釋教時期。自兩大部派之基本頭腦與基本精神觀之,此期出現執行主義(守舊派)和理想主義(理想派)對立之狀態。佛陀入滅百年頃,其所說之法已集成雜(響應)、中、長、增一(增支)等四阿含經(於南傳,另加雜部而為五部)。

  約於西元前一百年,基本二部已盤據成二十部派,亦即小乘二十部。各部派為強調、證實自派之權威、正統,乃由種種態度重新編纂聖典,由是而逐漸確立經藏與律藏。由於各部派所傳承、整編的經典內容之收支,致使相互間生起爭執,部門有心學僧乃致力於教法之說明註釋,整理分類,而泛起許多論書(梵abhidharma,巴abhidhamma,音譯阿毗達磨)。

  於二十部派中,上座部系統以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犢子部等較為主要。其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法為實有(梵dravyatah!sat),都在“自相上存在”(梵svalaks!an!ata),諸法可不依存任何事物而自力存在,眾生依有執受之蘊、處、界和合相續,施設有情,以之確立業果前後之移轉,此稱“法體恆有”或“三世實有”,以為自然界系由原子(極微)所組成。

你可能也喜歡:
印度教的教義是什麼?
印度教和釋教的教義相同點
淺述印度教和釋教的關係
怪異的印渡過年習俗:額上塗紅粉

【佛經故事】不是所有的事皆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