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古人丑時養生規律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丑時(1點至3點)肝經當令:乃肝血推陳出新之時。

《素問•五臟生成論》指出:“故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意思是說,人躺下休息時血歸於肝臟,眼睛得到血的滋養就能看到東西,腳得到血的滋養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握物,手指得到血的滋養就能抓取。丑時保持熟睡是對肝最好的關懷。肝五行屬木,要及時梳理性情,以維持肝正常的疏泄功能,否則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臟腑和筋脈失養,就會產生疲勞感。同時,如果肝失疏泄,肝氣鬱結,肝氣就會乘脾犯胄,重者還會產生各種疾病。

肝具有維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之功,故肝主疏泄,疏就是疏通,泄就是發泄,能夠起到通而不滯、散而不淤的作用。“人動血運於諸經,人靜血歸於肝。”當人休息或情緒穩定時,機體的需血螢會減少,大a血液便儲藏於肝中;當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機體的需血量就會增加,肝便排出其儲藏的血液,供應機體活動的需要。如果丑時還不休息的話,血液便會繼續不停地“運於諸經”,無法歸於肝則起不到養肝的效果。所以丑時一定要睡眠,而且必須要在這段時間內睡着。

女性特殊的生理活動與肝髒的關係最為密切,故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沖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沖任二脈與足厥陰肝經相通。女性以血為本,其行血耗血,妊娠血聚養胎,分娩下血,無不涉及血。沖脈隸屬於肝,為血海,主月經;任脈主胞胎,孕育胎兒。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經之氣調暢,則任脈通利,太沖脈盛,月經就會準時到來,帶下也會分泌正常,妊娠和分娩也會順利。如果肝失疏泄,則可致沖任二脈失調,導致氣血不和,引發婦科類疾病。

人以血為體,以氣為用。如果營血虧乏,則儲藏於肝的血量不足,分佈到全身的血液便不能滿足生理活動的需要,則人常會感到乏力,也不耐勞累。

肝陰虛是血虛加虛熱象。主要表現為:眩暈耳鳴,目澀干痛,脅肋疼痛,面部烘熱,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或手足蠕動,舌紅少苔,脈細數而弦。上述證候多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鬱化火,或肝病、溫熱病後期耗傷陰液,濡養功能不足所致,應該以滋陰養肝為主。

《黃帝內經》稱“肝者,將軍之宵,謀慮出焉'肝在體內是將軍之官,是武將之首。作為將軍之官,肝臟是專門為身體打仗的。任何不屬於人體內的外來毒素,肝臟馬上會去對付它W此肝當然就容易受到傷害。《靈樞•脈度》說:“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精血充足,肝氣調和,眼睛才能發揮視物辨色的功能。所以耗傷肝血也會影響人的視力,因為“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

以上是古人的養生經驗。子午流注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現代人為什麼亞健康這麼多,這與人們不慷得四時養生之法和一天如何健康地安排好自己的起居是有關的。一般亞健康尚屬輕度陰陽失衡,亞健康的人之所以還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只是感覺有些勞累感,原因是人體有着驚人的適應力和代償能力,從而能長期處於病態平衡的狀態,這樣就掩蓋了一些疾病,但一旦發現,往往為時已晚。

人雖然有萬物之靈的尊稱,但在廣闊無際的宇宙中,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個體而已。這個微小的個體其實也是一個小宇宙,時時刻刻都在受大宇宙的影響。宇宙通過運動產生陰陽變化,然後形成四季變化,從而影響萬物、影響生命,人也不例外。所以,養生的原則當然要順應天時氣候的變化來調整我們自身的陰陽,使我們的生命活動順應四季陰陽變化,而不是違背天時、陰陽。

氣候就是四時陰陽變化而產生的天氣變化。氣候再產生寒、熱、溫、涼,通過晝夜溫差來影響萬物,影響生命,影響人體。因此氣候變化會對人的生理、病理產生影響,這就是說人的健康或疾病都和氣候密切相關。

古人認為陰陽二氣決定了四季的變化和萬物的收藏。《管子•形勢解》講:“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畢上,故萬物長。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冬者,陰氣畢下,故萬物藏。”故此管子認為因為季節不同,陰陽二氣的狀態就不同。

在一年當中,冬至是陰極,陰極則一陽始生,隨後,春夏的氣化趨勢是陽氣漸長,陰氣漸消,反映在大地的氣候特徵是:晝漸長,夜漸短,天漸溫暖,寒氣漸消。而夏至是陽極,陽極則一陰長,秋冬的氣化就會發生陰氣漸長、陽氣漸消的變化,反映在大地的氣候特徵是:夜漸長,晝漸短,天漸寒冷,熱氣漸消。而反映在人則是一大的子時與午時。一天之中,子時是陰極,是氣降到最低之時,子時之後氣就開始上升,古人叫做子后則氣生。而在午時,是陽極,氣已升到極點,午時之後,氣開始下降,到子時降到最低。練內家拳也好,修道也好,如在子時、午時練功,這叫做子午功,此時練功有助於自身的功力增長。而根據四季變化來練功亦是如此。

四季的變化說明了亊物演變的一個客觀規律。古人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就簡要地概括了。這八個字不僅說明了四季變化,而且還能用於人身乃至各種事物的變化上。《黃帝內經》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古人因此提出了四季養生法,並認為人類必須順應四時的變化規律,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交替,不僅是世間萬物周而復始的運行規律,而且四季的交替也與人體的生理機能的運轉密切相關。那麼,四季的變化對人體的生長發育有何影響?對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又有何啟示?本章將向讀者介紹古人的四時養生思想,供愛好養生的朋友們參考。

周易在線查詢:周易算命

本文來自專題:丑時是幾點到幾點鐘,丑時出生的人是什麼命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