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古人未時養生規律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當令:利於吸收營養。
此時是保養小腸的最佳時段。午餐最好在13點之前吃完,這樣才能在小腸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促進營養物質吸人到人體。《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這告訴人們小腸是用於受盛化物和泌別淸濁的。小腸是飲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接受了胃傳遞過來的食物,按下來就是將食物進一步消化成為人體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物質,並將其中的精華物質吸收,提供給人體使用,最後再將剩下的糟粕物質傳遞給大腸。如果小腸的受盛功能失調,傳化停止,則氣機失於通調,滯而為痛,這時腹部疼痛等病症就會出現;如果小腸和化物功能失常,就會出現消化、吸收障礙,其典型表現為腹脹、腹瀉、便溏等症。
通過了解心臟和小腸的表裡關係,我們在此時還可以預測心臟功能不良會出現心臟不適的癥狀。還有,如果心出了問題,就會從面部色澤上表現出來。古人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即內臟精氣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強弱,往往會顯露在相應的體表組織器官上。又由於小腸經循於面部,故心臟出問題就會通過小腸經表現在面上。
道家講善能生陽,這善字的一陽生起,就會帶動體內真陽的升騰,便會熱了人的心腸。如果我們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別人一把,這一幫便能提升小腸的傳化能力。行善的人心情是好的,當人心情好之時便能讓小腸的運化能力提髙,這是一種行善與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環。
周易在線查詢:周易算命
本文來自專題:未時是幾點到幾點鐘, 未時出生的人是什麼命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