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入门与应用 周易 正文

渙卦卦辭的含義是什麼?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渙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五十九卦。渙卦卦辭是:“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渙者,散亂不整之義。卦體下坎一陽藏於二陰之中,陽為陰所陷,上巽一陰入於二陽之下,陽為陰所傷,陰陽不交,性情各別,故謂渙。此卦坎下巽上,為下下卦。

    渙卦卦辭的意思是說君主去祠廟祭祀求神,有利於過江渡河,有利於堅守正道。渙卦坎下巽上,坎為水,巽為風。風行水上,水波離散,為渙。渙者,散也。故渙象徵渙散。有渙發離散的意思。

    渙卦卦辭含義是:亊物處“渙”之時,形散而神聚。散聚相依,必然亨通順利。此時,君王應以至誠到宗廟祈禱,獲得神的保佑,聚合人力來排險濟難。

    《象》對渙卦卦辭的解釋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寓意是人心就像行於水面的風那樣渙散,前代的君主為了拉攏人心,於是修建廟宇,祭祀神靈。人心不齊的時候,更要堅守正道,持之以恆就有美好結局。

    渙卦卦辭闡釋了挽救渙散的原則。在豐盛安逸的環境,人心容易渙散,以致離心離德,重私利而忘公益,使風氣敗壞,破壞團結,必須及時拯救。因而當顯露渙散的跡象時,就應有強有力的對策出台挽救。首先順應民情,先求安定,並且消除私心,消除派別,抑制私利,革除弊端,為公眾造福。這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才能促成團結,重獲安定。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