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各國元旦習俗,各國元旦習俗是怎樣的

元旦歷史,元旦歷史起源

各國元旦習俗,各國元旦習俗是怎樣的

俗話說的好,新年新氣象。而每個新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了,那麼,在差其餘國家,元旦節劃分有着怎樣的習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國元旦習俗,各國元旦習俗是怎樣的。

各國元旦習俗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以為,若是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盛行新年“打井水”的習慣,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吊水,以為第一個吊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祥瑞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造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習慣,除夕千夜事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着新的一年的運氣。若是第一個客人是個黑髮的男子,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足的人,主人就將整年祥瑞走好運。若是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髮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難題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攀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區域,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照樣生疏,都市互送銅錢,他們以為這樣做,不只對方一年有財運,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禁絕發脾性。有些地方,過年不只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以為,元旦一最先,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示意自己的嘆息。有些區域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破曉最先直到午夜為止。

蒙古: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着毛絨的皮外衣,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一直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炬,蜂擁爬山。人們爭先恐后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氣找到這種罕有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怪異的習慣習慣——即是相互揪耳,人們在元旦碰頭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示意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相互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祥瑞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區域的住民,每逢元旦都要舉行猛烈的搶山羊競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競賽既主要猛烈,又喜慶歡欣。

阿根廷:阿根廷人以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小三五成群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腌臢。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區域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刻是制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禁絕笑。

保加利亞: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準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後五天定為“冷食日”。在這五天中,上至國家元首,下至通俗國民,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氣生火做飯,慶祝佳節。

蘇格蘭: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市放着一些款項,沒人看守,盜賊和托缽人在這天晚上,望見了也不動分毫。由於當地習慣,新年前夕,先把款項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望見門口有款項,取其“一見發家”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圓在一起,以音樂和遊戲相祝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鐘聲剛最先敲第一響,人人便爭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鐘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以為這些徵象是不祥之兆。以是,元旦之日大人總是只管知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人們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祥瑞。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即是向畜賀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2021年3月2日是黃道吉日嗎 正月十九黃曆查詢日子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沐浴,然後穿上新衣裳,他們以為這樣可去除已往一年的衰氣,除舊迎新,迎接來年好運。

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戶紛紛到江河中去舉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人人笑呵呵地跳進水中恣意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在這個國家,水被視為“聖潔”之物。

古巴:元旦前一夜,每人準備一碗水,聽到新年鐘響,人人都很快地將水潑向街,意為“除歲”

哥倫比亞:元旦前夕,各條街上都製作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布“舊年遺言”,“遺言”的內容滑稽有趣,以博得人們開心,午夜時將“傀儡”炸毀,在損壞舊年“傀儡”的爆炸聲中,人們載歌載舞,相互祝賀。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早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着去神社參拜,或相互向親友問好。他們稱元旦為“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今後一連3天則食齋食,以示虔敬,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節日里,人們相互洒水,喜笑顏開地祝尊長康健長壽,祝親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示意相互之間的戀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時代,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間系滿絹花,示意繁花如錦,春滿人世。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惠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殃,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撒播着一種過新年的習慣——“爬樹競賽”,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人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最先,稱為“漲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等農作物的顆粒,尚有一些綠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徵豐裕。獻給神的器械越多,新年的收穫就越多。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賞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示意送走邪惡,迎接祥瑞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髮燒掉,祝願家人四序平安。新年時代,朝鮮人除了享以瓊漿佳肴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裡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新加坡:陰曆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流動竣事後方能睡眠,第二天早晨則起個大早,高喜悅興的從尊長那裡拿“紅包”(壓歲錢)去看舞龍、舞獅隊的沿街演出,男女老小穿着節日的艷服,帶上禮物走訪親友,每小我私人臉上都洋溢着一種節日的氣氛。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最先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湧向陌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摒擋舊物,將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器械,摔個損壞,舊盆子、瓶瓶罐罐一切扔到門外,示意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伊朗執行的是伊斯蘭曆,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牢固的。在伊朗,祝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曆3月下旬,過新年要盛大慶祝一周。人們湧上陌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示意燒掉“晦氣”,迎來灼爍,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祥瑞。月朔到初三,人們走親探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最先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以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早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打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寒風,則是歉收年。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三五成群去爬山,站在山頂面臨冰天雪地,高聲謳歌美妙的生涯;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長長的雪道滑雪,好像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競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康健。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希臘: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內里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友密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人人都向他祝賀。

羅馬尼亞: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峻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着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裝飾着種種彩花,慶祝新年。

小結:以上就是各國元旦節習俗,是不是對於外洋的元旦習俗有了更多的領會。每個國家的節日習俗都差異。


2023年雨水是哪天?2024年雨水是哪天?2025年雨水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