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正月初七黃曆查詢 大年初七是黃道吉日嗎
秋分(autumnal equinox),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樣平常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天氣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徵象。秋分之後,北極四周極夜局限漸大,南極四周極晝局限漸大。
中文名:秋分
外文名:Autumn Equinox
代表寓意:示意秋季中央,晝夜等長
天氣特點: 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
季節: 秋季
時間: 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太陽位置: 太陽到達黃經180度
前一節氣: 白露
后一節氣:寒露
習慣流動:祭月
習慣食物:豎蛋、吃秋菜、送秋牛、吃湯元
農事流動: 秋收、秋耕、秋種
養生:陰平陽秘、收斂閉藏
三候: 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水始涸
屬性: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節氣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收支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並由日長夜短逐步日短夜長。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徵象。
二是,天氣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序最先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中分了秋季。如左河水詩曰:“暑退秋 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即為“轉秋涼”。
秋分[1]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的寄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中分之意,同春分一樣,這天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今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
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天下具有普遍意義。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由於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最先興旺,以是不再打雷了。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元宵節有趣的燈謎大全 簡單有趣的元宵燈謎
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收支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對照特殊的。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徵象。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序最先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中分了秋季。 秋分的天氣秋分時節,我國大部門區域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發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刻,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差異。
在我國的華北區域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那時。”諺語中明確劃定了該區域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四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區域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悅耳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若何”。
元宵節賞圓月的寓意 有什麼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