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正月哪幾天日子好 二零二一年正月喬遷新居
立夏(二十四節氣之一)
每年四月月朔前後(公曆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陰曆的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示意即將告辭春天,是夏日天的最先。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看成是溫度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主要節氣。
中文名:立夏。
外文名:Beginning of Summer
代表寓意:告辭春天,夏日天的最先。
天氣特點:炎暑將臨,雷雨增多。
季節:夏日。
時間:四月月朔前後(公曆5月5-6日)。
太陽位置:太陽在黃經45度—60度。
前一節氣:穀雨
后一節氣:小滿
習慣流動:斗蛋遊戲、嘗新流動。
習慣食物:嫩蠶豆、立夏飯、立夏蛋
農事流動:已成熟的作物,要實時搶晴收割。
養生:調養精神,調養心臟。
三候: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屬性:二十四節氣之第七節氣。
這個季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着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陰曆劃分四序之夏日最先的日子。如《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啼聲(一說是蛙聲),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最先快速攀爬生長,形貌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情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裏的“假”,即“大”的意思,
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2021年年會主持詞 主持開場白
現實上,若按天氣學的尺度,日平均氣溫穩固升達22℃以上為夏日最先,“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區域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如池塘”的夏日,而東北和西北的部門區域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天下大部門區域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各樣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許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興隆。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靠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治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以是,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紀錄,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田野“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农民抓緊耕作。
《禮記·月令》篇,註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田雞最先聒噪着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着幫农民們翻鬆土壤,鄉下田埂的野菜也都相互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早晨當人們迎着初夏的霞光,閑步於墟落野外、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順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2021年農曆正月初一訂婚好嗎 是訂親吉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