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為什麼清明節總是下雨

大年初二要錢合適嗎 會不吉利嗎

為什麼清明節總是下雨


從唐朝最先,清明就會下雨

  每逢清明必有雨的傳統,古已有之。唐朝詩人杜牧寫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至少說明,從唐朝最先,清明就會下雨。


  《中國歷朝天氣轉變》一書显示:隋唐年間,中國東部季風區出現“四濕”夾“三干”的特點,四個濕潤期為公元590年—640年、710年—740年、810年—820年、880年—900年。


  生於803年、卒於852年的杜牧,828年2月在洛陽中進士,走上仕途。可以說,他年輕時處於中國天氣相對濕潤的時期,可以推測他從小就有更多的時機體驗“清明時節雨紛紛”。不外,他做官以後,中國的天氣總體變得乾燥。


  新中國確立后,江南區域清明雨依然多

臘月不搬家有什麼說法 為什麼農曆十二月不能搬家

  數據显示,從1949年到2015年的66年裡,武漢有41年的清明節當天下了雨,降雨幾率跨越60%;2008年有清明小長假以來,武漢在假期三天沒有下雨的年份僅2010年。從常年4月中上旬降水日數漫衍來看,也確實證實江南區域在清明節氣時代最愛下雨。


  不外憑證我國部門省會級都會1951—1980年、1981—2010年的清明節當天降水次數,發現改造開放后,清明雨少了,然則南方普遍比北方降水次數多。


  進入21世紀后,清明雨又多了起來。稀奇是北京,2001—2010年清明節降水次數已經和杭州、南京、武漢一樣多。尤其是2010年以後,天下總體上清明節下雨的情形似乎還在增多。


  冷暖空氣相交匯,清明才會雨紛紛

  一樣平常而言,清明時代北半球的日照顯著增強。此時位於西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也增強西伸,西南風最先增大,把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運送到我國江南一帶。但冬季殘留的冷空氣仍在“負隅頑抗”,這就造成了冷暖空氣交匯,發生降水。


  氣象專家進一步註釋,民間諺語雲:“三月三,九月九,無事不往江邊走。”指的就是清明這個時刻不僅風大,尚有冷空氣,使得冷暖氣流進一步交匯,而清明雨正是主要由於冷暖氣流交匯而形成的。此外,清明降水多以延續性降水為主,因此細雨蒙蒙,也就成了大部門都會4月特有的天氣徵象。



2021年農曆二月十三結婚好不好 是黃道吉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