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歷是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古歷的合稱,是我國最早的曆法。
古六歷是從春秋戰國到秦朝時期制定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曆法,其特點是以365+1/4日(分母中有4,故又稱為四分曆)為一回歸年,29+499/940日(29.530851日)為一朔望月 ,19年7閏。六歷的不同主要是“曆元”(年的起算點)、施行地區和所用的歲首。使用時期主要為戰國時期,唯顓頊歷一直用到漢武帝改歷止(前104)。刊載文獻:《漢書·律歷志》、《開元占經》。
古六歷是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
其中,夏曆建寅,以寅月為當年第一個月:正月、歲首。
殷歷建丑,以丑月為歲首。
周曆建子,以子月為歲首。
根據夏、商、周、秦的順序,秦歷(顓頊歷)建亥,以亥月為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