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壯族的霜降節是在什麼時候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霜降是什麼時候?

壯族霜降節是指每年農曆九月,既壯語里稱的“旦那”(晚稻收割結束)之後的霜降期間,勞作了一年的壯族鄉民們,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親朋好友。而你知道壯族霜降節是在什麼時候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霜降又是什麼時候?

壯族霜降節是在什麼時候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2014年11月,“壯族霜降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所屬地區: 廣西 · 崇左 · 天等縣
遺產名稱: 壯族霜降節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161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下雷鎮壯族霜降節舉辦時間定在每年陽曆的10月23日前後“霜降”期間。節慶持續三天,分為“初降”(或稱頭降)、“正降”與“收降”(或稱尾降)。大新縣誌里對霜降節的描述是:“當時吃湯圓、殺鴨宴請、燒香供祖先,以示五穀豐登。下雷連續活動三天,節日氣氛極濃。”

霜降是在什麼時候?

陽曆時刻:2020年10月23日 6:59:25

陰曆日期:九月(小) 初七 星期五

開始時刻:2020年10月23日 6:59:25

結束時刻:2020年11月7日 07:13

霜降的介紹

霜降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的23-24號左右。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早晚溫差較大。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乾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