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 清熱度夏食譜
夏至飲荷恭弘=叶 恭弘茯苓粥清心解暑安神
夏至日天氣炎熱,容易泛起中暑和心腦血管問題,此時自我保健尤為要害。夏至養生應順應夏日陽盛於外的特徵,留心守護陽氣,着重養護心臟調治情緒。
起居有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轉變,宜晚睡早起,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只管保持天天有七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中午氣溫高,可用晝寢彌補夜裡的睡眠不足,有助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夜間不宜一直開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適度運動調治情緒
夏日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固的情緒。可以通過體育磨鍊來流動筋骨,調暢氣血,養護陽氣。磨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太過猛烈的流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只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磨鍊歷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能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刻用冷水沖頭、淋浴。建議每次運動時間約莫為1小時,每星期3次。在健身房等場所磨鍊時要注重室內溫度、濕度,阻止長時間運動造成缺氧。
飲食調養清心祛火
夏至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效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不能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能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引發疔瘡之疾。夏至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老人孩子應多吃清暑、益氣、生津、易消化的食物,綠豆粥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更要適當吃些瘦肉、魚類、蛋類食物。
荷恭弘=叶 恭弘茯苓粥
[配料] 荷恭弘=叶 恭弘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先將荷恭弘=叶 恭弘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葯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
[功效] 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虛弱者亦有療效)。
涼拌萵筍
[配料] 鮮萵筍350克,蔥、香油、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24節氣之小暑養生寶典
[做法] 萵筍洗凈去皮,切發展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腌1小時,潷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平均即可。
[功效] 利五臟,通經脈。
紫菜綠豆排骨湯
[配料]排骨、紫菜、綠豆、姜、花椒
[做法]排骨小段,姜拍破,紫菜泡開洗凈,綠豆浸泡。 鍋中放滿水,排骨、姜和適量花椒同煮。 煮約1小時,下綠豆。約半小時後下紫菜,燒開后關小火燉約1小時。
[功效]開胃排毒、清熱利水。
兔肉健脾湯
[配料] 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
[做法] 兔肉洗凈與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湯、肉同食。
[功效] 健脾益氣。
清炒馬齒莧
[配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入滾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 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平均,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順應於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注重:馬齒莧禁與鱉甲同用。
小暑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