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細說正月十六全國各地習俗

民間習俗

    廣州:偷菜求生子


2Q== (1).jpg


    在廣州有“偷菜求子”的習俗。廣州元夕婦女偷摘人家蔬菜,謂可生男。有婦女難有孩子,便在夜裡頭是人家的萵苣食之,喜得貴子。後人便認為菜象徵子女,‍生菜象徵孕育之意。

    佛山:行通‍‍濟

    正月十六行通濟,是佛山獨有的民間日子習俗,有“行通濟,無閉翳”之說。

    關於通濟橋的民間傳說頗多,充滿着神秘色彩,其中流傳最廣的要算是游雲道士遺銀子濟世建橋的故事。傳說,古時通濟橋一帶是人口密集的繁華之地,只可惜一河相隔,兩岸居民只能以舟楫或涉水渡河,往來十分不便。人們盼望建一道橋以解兩岸相隔之苦,但勞苦百姓哪裡有巨資建橋?傳說一天,有位道士手拿紅布包袱來到河邊一小茶館,要來大碗酒喝,酩酊大醉后,口中喃喃有語:“通吾困,濟吾貧”,便飄然離去。人們但見一道金光,道士已不見蹤影。事後大家發現道士把紅包袱留在桌子上,打開一看,原來都是白花花的銀子。眾人回憶道士“通吾困,濟吾貧”之語,以為是仙人所賜,便用這些銀子建成通濟橋。這一神活傳說流傳至今。


關於民俗文化的資料


    正月十六行通濟的民間習俗始於何時不可考。只因有通濟橋而後有行通濟習俗。此俗既成,使通濟橋一帶更加繁盛興旺。橋前有南濟古廟,後有通運社,橋畔有廣東茶樓、永裕隆酒庄、雜貨店、茅竹店、生果鋪、爆竹鋪、衣紙鋪、當押鋪等等,著名的巧明火柴廠址也就在附近。佛山人行通濟把這一習俗選在正月十六舉行,是因為通濟,橋有“必通而後有濟”的本意.人們認為在隆重的;春節習俗結束時,舉家老少歡歡喜喜行通濟,祈求一年順景行好運,行過通濟,春節習俗也就完滿結束,繁忙的勞作便告開始了。於是行通濟的儀式是先經南濟廟,上通濟橋,過通運社至茶亭由存院圍尾竇轉入普君圩,或經蜘蛛山前歸家,一路通順,不得折回走回頭路以取一路通順行好運之意。

    行通濟時,有求子心切者,到南濟觀音廟暗扯廟中大油燈掛着的燈帶,有扯着紅帶得女,扯着白帶生男之說,故正月十六凌晨起,前往南濟廟扯燈帶的婦女甚眾。不少商販及地方土豪,利用行通濟機會,在十六零時起便在通濟橋方圓500米地方沒攤,有買大細、擇鵝、擇雞蛋、擇魚蝦蟹等博彩玩意,以及耍猴、賣藝、賣葯等等無奇不有。點起大光燈(汽油燈)大蜡燭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吸引人們購物娛樂。而行通濟橋則多在十六白日進行。過去行通濟有在橋頭橋尾焚香放爆竹陋習,解放后已極少焚香之舉。上世紀70年代后,一些商販售賣風車及生菜,人們行通濟時買個風車或買幾棵生菜帶回家,取“順利”、“生財”之意。至於媒體有文章說佛山人行通濟有將生菜丟入橋下河涌的習俗,這純屬誤傳。生菜是“生財”諧音,俗稱勝意菜,行通濟買生菜取其“勝意”、“生財”的好意頭,因此人們不會把“財”自白丟掉的。

    ‍台灣:偷菜摘蔥

    在台灣,有未婚女子“偷菜摘蔥”的習俗,預示能嫁個好老公。“偷得蔥,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

    巴中:正月十六望王山

    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則天貶章懷太子李賢為庶人到巴中,從此年年正月十六,太子都要登臨南龕山、王望山北望長安,祈求回到親人身邊。百姓感念太子重農墾,恤民情,相邀尾隨陪行登山,久之成俗,歷代不衰。

    巴中人年年登高是興緻不減,而且每每登高,舉家出動,扶老攜幼,呼朋喚友。放眼條條山路,五顏六色的人流如蟻,蜿蜒而上,大人小孩們都把象徵除病祛邪的柏丫枝別在胸前和發端,把歡歌笑語灑滿山野。在山頂的池塘邊,在山峰的松柏林,在山谷的廟宇里,在山坡的綠草中,或鋪上一塊塑料布,或墊上一層舊報紙,或安放一張從農家租借的小方桌,圍桌而坐,席地成圈,旁若無人地砌長城、打撲克、聽音樂、擺家常,小孩則奔來跑去地放風箏,放鞭炮。午時野餐,又是一番樂趣。不辭辛勞的主婦早早就備下了噴香的臘肉、香腸、雞鴨、滷蛋、花生、瓜子、糖果、糕點、水果等食物,暖水瓶倒出的不是開水就是稀飯,碗筷瓢勺都用背篼背上山了。還有的家庭就地取柴,挖坑壘石,架鍋煮飯,飄起陣陣炊煙。更有休閑者把自己吊在兩樹間的網床,悠然怡得地沐浴着春風春陽。精明的商家,沒有忘記這一年一度的招財機遇,提早就把遊人們吃喝玩樂物品搬運上了山。

    巴中人很懂得生活,登高就是要人們走向大自然,一則健身強體,掃除經年積結的鬱氣;二則聯絡情感,廣結新老親朋的人緣;三則登高望遠,領略秀美山川的胸懷。由此,你會感受到新生活的激情是多麼的澎湃洶湧,你會感受到人世間的恩怨是那麼微不足道,你就會信心百倍開創未來。同時,登高也是一種意志磨鍊,體現着巴中人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正月十六去登高,只要你身在巴城,不論是否巴中人,都會身臨其境,入鄉隨俗,去尋找那份特別的新感覺。

    江蘇興化:扛笆斗、舞火把、炸麻花、撩人罵、送牛樁子

    扛笆斗。正月十六傍晚,人們早早地吃過晚飯,就開始“扛笆斗”。所謂“扛笆斗”,就是用一隻紗布袋子裝一些生石灰,把它綁在秤桿的一端,人拿着秤桿的另一端,把紗布袋往地上丟,地上就留下了一個個白斑。當然,“扛笆斗”也有一定的規定,總是先要從河邊水碼頭往上“扛”,然後是房前屋後門口天井和房屋裡面,當“扛笆斗結束后,房前屋后就到處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斑。因為白斑越多,就預示着今年糧食收成愈好。

    舞火把。正月十六舞火把,源於何年已無法考證,但在農村,直到現在仍然每年都要上演。每當正月十六的下午,就要搬來一捆蘆葦草,認真地扎火把。當然,決不會忘記在火把中間要放上幾隻小爆炸。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后,就盼望着太陽快點落山了。

    當人們扛過笆斗以後,就立即開始舞火把了。先把火把點燃了,在田裡縱橫交錯地奔跑。據說,火苗竄得越高,那年的莊稼收成越好。火把映紅了人們的臉,火把中的小爆炸讓人們既害怕又興奮,大家站在田塍看着,臉上溢滿笑容。

    舞完火把后跨火把。據說跨火把能驅除晦氣,迎來好運。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從冒着火苗的草把上躍過,有時,孩子們還來回不停地跳躍,引得大家一片笑聲。

    ‍炸麻花。大人們都跨完火把回家炒麻花了,炒麻花就是把玉米放在鐵鍋用火燒了炒,有的人家沒有玉米,就用稻穀代替;據說,炒麻花能炸老鼠眼睛;玉米愈炸得凶,老鼠就死得越多。

    ‍撩人罵。老人們說,十六夜如果被人家罵最吉利,俗稱罵“晦氣”,能去掉一年的晦氣。所以,當大人回家后,孩子們便結伴就在村子里上到平時最愛罵人的婦女家門前招惹他們一通亂罵。通常的做法是三步曲:敲窗戶、踢門、放鞭跑。

    孩子們先是“咚咚”地敲窗戶,看她不開罵,接着就踢門;還不開口罵,就把白天準備好的小鞭爆點燃,從門縫裡丟進屋裡。使盡了各種手段,往往收效甚微。別看那些婦女平時罵人不眨眼,莊上人都稱她們“野馬蜂”,可正月十六夜她們就是不開口,惹急了就從床上爬起來,嚇一嚇你,不過,一聽到腳步聲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送牛樁子。正月十六送牛樁的習俗由來已久。那時,還不知道要計劃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總想再生個男孩,就邀請人家給自己送牛樁,以求生一帶把子的。很多時候,凡是送牛樁的,總能如願以償。所以,當時送樁子比較盛行。

    送牛樁要八個男人參加,最好是不同姓,其中一定要有一個年輕的小伙子。這八個人是白天就約好了,晚上先到邀請的人家吃晚飯,酒足飯飽后,等大部分人家都睡覺時,這八個人就去偷牛樁了。偷的物品有磚頭、碗、鞋子等。被偷的人家一定要男孩多,還要在莊上有勢力,有人緣。東西偷好了用紅紙包好,交給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小伙子拿,這叫抱樁子。然後就一起到主人家。到了以後,年長的就開始喊好,後面的人就應和,當然全部是恭喜主人早生貴子之類的。抱樁子的小伙子就抱着偷來的物品,爬上主人睡的床上,睡一會兒,最後還要撒一泡尿在床上。再把樁子恭恭敬敬的交給主人保管。幾個人再次吃飯喝酒,一直到很晚才各自回家。各人要守口如瓶,在人家未生孩子之前,決不能提送樁子、偷樁子的事,否則就不靈驗了。

    等到主人家生下男孩的時候,一定要到被偷物品的人家去報喜。雙方小孩互認對方為乾爹,乾娘,結成親戚,這就是為什麼要偷有勢力、有人緣人家東西的原因。小孩的名字也十分有趣,偷什麼叫什麼。如偷的是碗就叫碗兒,偷的鞋子就叫鞋兒,直到長大了才改用大名。等到小孩一周歲時,偷樁子的人家要回報被偷的人家,偷什麼還什麼,一還十或一還百。如偷人家一塊磚頭,就還人家一百塊磚頭;偷的是一雙鞋,就還人家十雙鞋。

    南京:爬城頭,踏台平,走百病

    “正月十六爬城頭,踏太平,走百病”,一直是南京的傳統民俗。南京人正月十六喜歡登城頭、壯腳力。是從明代興起的南京地區獨特的民俗活動,流行着“爬城頭,踏太平,走百病”的說法。據說這一習俗與朱元璋有關。朱元璋下令築城牆,城牆作為士卒守備之要地,普通老百姓不準登臨,對此百姓們頗有議論。朱元璋為籠絡人心,允許正月十六讓百姓登上城頭遊玩一次,於是此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由於城牆遭破壞等原因,這一民俗幾近消亡。現在,隨着台城、石頭城、中華門、中山門、漢中門等段城牆陸續修復和向市民開放,這一活動又得以延續。現在可看到的是,登上城牆的主要是一些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不少人費力地扶牆登臨后,只在上面走動一下就下去了。他們中多數人住在附近,也有的住在張府園等平日雖然也會來這裏轉轉,但今天卻是衝著“爬城頭”來的,有位奶奶還隨口說句“正月十六爬城頭腰不疼”。記者在現場看到,也有為數不多的中年人此,借爬城頭來找回自己兒時的記憶。記者在中華門城堡看到,爬城頭的人明顯多了,絡繹不絕,但也以老人小孩為多,大多數人表示,因為是多年的風俗,所以一定要來爬一爬。但是登中華門城堡是要收費的,他們對此頗有看法。據中華門城堡一名負責人表示,收費的規定已沿襲了一段時間,不會因為“正月十六爬城頭”這一風俗而改變。

    ‍安徽全椒:走太平

    每年正月十六,從凌晨到子夜,全椒傾城男女老幼,拖家帶口,絡繹不絕,到縣城東門外的太平橋上走一趟,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摩肩接踵,甚為壯觀,人稱之為“正月十六走太平”。

    “走太平”是全椒縣獨有的傳統民俗,自東漢開始,傳承至今。2006年,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文化活動被證實列為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項民俗現已廣為世知。

    每年此日,南京、上海、江浙甚至國外都有人專程來全椒走太平、討吉利,求得一年的平安。據悉,今年參加“走太平”的人數超過了40萬人。“走太平”文化活動已經演變成淮河以南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動,被有關專家譽為“中華民俗的活化石”。

    今年“走太平”民俗文化節是全椒縣舉辦的第四屆,活動的主題為:“太平盛會和諧全椒”。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現如今,參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走太平”文化活動已經演變成淮河以南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動,被有關專家譽為“中華民俗的活化石”。本屆文化節將形成穿太平門、敲太平鼓、走太平路、過太平橋、放太平燈的特色民俗活動,由皖東民俗大匯演、太平鼓響享萬年、千人千燈祈太平、漫天煙火映盛世等四個篇章組成,再現漢代好官劉平在全椒“政清民樂”的畫面。

    ‍‍安徽亳州:歸寧

    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俗稱回門,古代稱“歸寧”。在古代,大家都認為,女子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回門不能想回就回,除非到了固定的日期。否則,擅自回門,人們會認為她是被丈夫休掉回家。民俗學者王廷彥說,在亳州,女子回門的日期,之所以會選在正月十六這天,是因為這是新年過後的第一個好日子。

    民俗學者王廷彥:過去在曆法的計算上,以立春為界,不立春,不能算下一年,下一年第一個好的節日,這個“六”數,好的節數,就在正月十五以後才能產生,所以,民間形成正月十六是個好日子。

    另外,按照古代的讀音,六念作“Lu,”“十六”讀起來,就是“食祿”。食祿,就是有飯吃,有俸祿,有福分。

    按照祖輩的規矩,女子嫁到夫家,就要把夫家的事兒放在首位。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都要替夫家操勞,走夫家的親戚。而正月十五這天,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團圓日,這天回門,夫家就不能團圓。而正月十六這天,不但是個好日子,而且新年該忙的事兒已經忙完,這時候接女兒回門,可以照顧到夫妻雙方的家庭。在女兒回門的時候,有一樣禮物是必不可少的大雁饃!說起大雁饃,這裏頭也有一個傳說。

    大雁好叫喚,一叫喚好收老年人,死老年人。為了趨吉避凶,送什麼呢?借這個因由,蒸個大雁(饃)父母把女兒送來的大雁饃吃掉,那就能逢凶化吉了。

    當然,如果女兒願意的話,可以在娘家裡從正月十六一直住到二月二,鄰近一些地方就有“正月十六請,二月二送,一輩子不生病”的說法。儘管這個習俗在舊社會很嚴格,不過現在,隨着人們思想的開放,和通訊事業的發達,通過電話,手機短信拜年的方式,已經被普遍採用。女兒如果有事不能回門,父母也都能夠諒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