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賞民俗•過大年」洮州大地,花樣習俗鬧元宵

元宵節民俗活動有哪些

  這個春節,

  你是在他鄉就地過年?

  還是已經跋山涉水闔家團圓?

  無論你身在何處,

  家鄉的記憶總是縈繞在你身邊,

  手抓羊肉,蕨麻米飯,臘肉,藏包……家鄉的味道讓人魂牽夢繞;

  轉廟,賞燈,耍社火……思緒隨着我們對家鄉的惦念飄遠;

  喚醒家鄉記憶,賞民俗,過大年,這個春節,小編帶你走進民俗文化大觀園。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元宵節作為除夕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自古以來形成了很多傳統習俗。

  大部分地方習俗有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踩高蹺等活動,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臨潭的鬧元宵活動可謂五花八門、熱鬧非凡,不管從特色民俗還是過法種類上都不亞於任何一個地方。

  「賞民俗•過大年」洮州大地,花樣習俗鬧元宵

  臨潭縣城的元宵節“萬人拔河”(扯繩)活動是大有看頭的,也是大有來歷的。2001年7月,以其繩之最重、直徑最大、長度最長、人數最多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2007年參賽者超過15萬人,萬人拔河大賽所用繩索隨着參賽人數的增加,由之前的粗麻繩換成了鋼絲繩,直徑6厘米,長1808米,重約10.05噸。

  “萬人拔河”(扯繩)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討之”。據記載:英部將士之中多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聞見錄》雲:“牽鈎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此教戰。”這裏扯繩源於軍中“教戰”活動。當年,沐英將軍駐舊城期間,在當地以“牽鈎”(即拔河)為軍中遊戲,用以增強將士體力。後來明朝實行屯田戌邊,據《洮州廳志》記載:“從征者,諸將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許多人落戶於洮州,扯繩之俗遂由軍中轉為民間,就是古之牽鈎在臨潭縣城一直留傳下來的歷史源淵。以至後來群眾把扯繩作為“以占年歲豐歉”(《洮州廳志》)的象徵。在扯繩時連繩的樺木楔子製作得像一棵飽滿的青稞,象徵了此地以青稞為主的五穀豐收,既鼓勵人們積极參与扯繩,也反映了各族群眾渴望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民族團結,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
「賞民俗•過大年」洮州大地,花樣習俗鬧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各地都洋溢着歡樂喜慶的佳節氛圍,而臨潭縣古戰鎮古戰村,過節習俗則異於別處。據《臨潭縣誌》記載,十五這天則罷戲、罷社火,而進行打“施食”活動。其內容是請3至4名高僧在古戰庵誦經,後用炒麵捏成高大的三角形,並以酥油塑成五色花樣,鑲嵌其上,名曰“施食”,置於一大木盤內。這天下午,四鄉八路的上萬名男女老幼雲集古戰庵,事先由專人於庵的一側準備一大堆麥草,爾後由兩名僧人掌木盤,由一兩名高僧擊鼓鳴鈸誦經往堆草處走,讓僧人托着木盤從人群頭頂經過,謂為“鑽施食”,傳說能消災禳病,一年健康。當僧人走到草堆跟前時,由專人將草堆點燃,僧人便將盤內之物置於火中。其時火焰高達數丈,景象頗為壯觀。

  在新城鎮哈尕灘村,則保留着正月十五製作煙花放煙花習俗。活動分制花、出花、花桿、迎香、放花、觀花等流程,煙花經過手藝精湛的手工師傅耐心“雕琢”,顯現出異於別地的喜慶氛圍。一架煙花,吸引着附近村村落落的群眾前來觀賞,晚飯過後,沿街的燈亮了起來,各家門頭上的紅燈籠也亮了起來,男女們三五成群,拎着油壺,端着面燈,到馬王廟、玉皇廟、戲台下點燃,宛然是經過傳統習俗點綴過的熱鬧異景。隨即,各家的散花燃放起來,花燈相映,瞬時,天空被煙花映襯的恍如白晝,底下的人們虔誠地祈禱着來年五穀豐登、平安健康。

  社火是臨潭傳統年俗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放眼洮州各地,每年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都有着社火巡遊的過年習俗。當傳統過年與社火相遇的時候,人們似乎才能沉浸其中,品味年味。社火所經之處,人們紛紛煨桑,鳴炮迎接,場面好不熱鬧。舞獅、舞龍、划旱船、毛熊戲獅、扭秧歌等精彩節目勾勒出了社火演出活動的精髓。新城城隍廟社火會陳鼎新說,洮州社火已經傳承了六百多年,社火會層見疊出,有好幾個村都有着自己的社火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火活動為周圍鄉親們注入了健康活力,也增添了一抹濃厚的鄉愁。新城西街村村民梁全生表示,雖然天氣寒冷,但絲毫抵擋不住大家看社火的熱情。似乎有了社火,才是真正過了一個大年。

  於社火相對應的,是十里八鄉群眾自發參与的文藝演出活動,幾乎所有的節目都是群眾自己辛苦排練,現場演繹的。節目帶給觀眾的是美輪美奐的視覺享受。一台台優美的舞蹈、一首首動聽的歌曲、一連串新穎的節目,凝結出人們歡天喜地過大年的心境。

  甘南日報記者馬曉娟整理報道
「賞民俗•過大年」洮州大地,花樣習俗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