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從《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看婚喪習俗的文化意味

中國特色民俗文化

  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經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後政治和經濟。――毛澤東

  在我們這一代,失去了太多,創新的也很多。豐富了物質,卻缺失了文化思想。精神的貧瘠,會使整個民族陷入恐慌,靈魂無處安放。

  總有一些人,在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在整理記錄時代留下的點滴痕迹。王力主編就是這樣令人尊敬的人,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积極號召各個領域的專家共同修訂此書,才有了現在圖文並茂的版本。

  初次翻看此書,只覺得信息量龐大,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生活器皿,更有姓氏起源和變遷。這給現代人考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詳細的資料。讚歎編著們豐富的學識時,更令人嘆為觀止、為之自豪的是祖國的文化底蘊。

  從婚嫁看古代的男尊女卑

  在現代很有道理的名言――人生除了生死是大事外,其他都是小事。生,讓我們敬畏生命的偉大;死,讓我們感嘆生命的無常,自然的玄妙。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有父母擇親,下有媒婆說緣。合八字,對姻緣;擇吉日,拜天地,敬祖宗。每一步都有章程規矩,隨意不得。
從《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看婚喪習俗的文化意味
  古代的婚姻,據說要經過六道手續,叫做六禮。第一是採納,男家向女家送一點小禮物(一隻雁),表示求親的意思。在2018年趙麗穎主演的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環瘦》,第一集就是明蘭的姐姐華蘭定親,就是送來一隻雁作為聘禮。第二是問名,男家問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納吉,在祖廟卜得吉兆以後,到女家報喜,在問名納吉時當然也要送禮。第四是納徵,這等於宣告訂婚,所以要送比較貴重的聘禮,即致送幣帛。第五是請期,這是擇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徵求同意。第六是親迎,也就是迎親。

  六禮之中,納徵和親迎最為重要。即使在現代,婚嫁已經去掉很多繁文縟節,仍保留着訂婚和迎親這兩個重要的儀式。現代的訂婚是夫妻去民政局登記,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領證之後,就會選定良辰吉日,舉辦結婚典禮,向親朋好友宣告自己結婚了。即使不大操大辦,也會簡單置辦幾桌酒席,邀請最親近的人一起喝幾杯,見證一對新人喜結連理。

  《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渭。”舊說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納徵訂婚後,親迎太姒於渭濱。後世以“文定”作為訂婚的代稱。

  “合巹”是親迎后新娘新郎洞房花燭前的必要儀式。很多古裝電視劇都有這個場景,不同的是,後世(電視劇里)簡化了,新郎新娘舉着自己的酒杯,與對方手挽手交叉對飲。而《禮記・昏義》談到親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巹而�S”。(以一瓠分為兩瓢為之巹,新郎新娘各執一瓢而�S<用酒漱口>,稱為合巹。)

  相對於古代的婚嫁六禮,現代的結婚簡單多了。自由戀愛,無需媒婆從中牽線。雖然現在仍有媒婆這一職業,但對於兩人能否走到一起,起不到決定性作用。關鍵的還是兩人眼緣,還有三觀吻合,媒婆在這時,只是起到讓兩人見面認識對方。

  只有在相處中逐漸了解彼此,認為可以相伴餘生,情投意合后,約見雙方父母,徵求父母同意,商討結婚事宜。領證也是夫妻一起決定登記日期,只有操辦酒席的時候,才按照傳統的方式,對八字、選定黃道吉日完婚。

  古代女子出嫁曰“歸”。《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可見出嫁的女子以男家為家。《說文》:“娶,取婦也。”“取”,表示男子把別家女兒取到自己家裡來。一個“取”字,就突出了男尊女卑的風俗,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歷來已久,難以改變。直到如今,很多人依然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特別在兩廣地區,重男輕女思想尤為嚴重。生了好幾個女兒,也要拚命生一個兒子,美其名曰“養兒防老”,可到病在床前,還是女兒照顧服侍,為其養老送終。這一思想也體現在婚嫁上。

  嫁女兒的人家,一般都是簡單置辦幾桌酒席,請族內最親近的兄弟、堂兄弟,和母親的直系親屬。第一是置辦酒席花費太大,第二則是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大操大辦也沒意思,也就簡簡單單完成手續就好了。而男方娶媳婦,都會大操大辦,向十里八方的人家宣誓,我們家兒子娶媳婦了。男方家娶媳婦需要連續三天,頭一天稱為“齊人”,第二天為“日子”(也就是吉日),第三天才是散席。從辦酒席的習俗上,就證明了男尊女卑。

  還有一個以前的陋習,就是嫁女兒的時候,在送女兒出門的時候,都會撐一把傘,讓新娘自己拿好傘,然後新娘的媽媽就會往傘上潑一杯水。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俗語,就是如此來的。

  古代的喪葬文化,是等級分明

  如果說生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那麼死就是無限悲痛的事。生,是希望,是創造未知的可能。死,是結束,帶走的是活着的希望,留下的是哀悼。

  對於人的離去,我們都忌諱說“死”,認為那是對死者的不敬。更有“死者為大”一詞,由此可見,人們對於逝者的尊敬,和對生命的敬畏。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亡者為大,成為心照不宣的默契。遇見辦喪事的人家,會遠遠繞過;遇到出殯的隊伍,停車避行。

  古代對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后,稱呼也不同。《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稱不祿,庶人死稱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稱為歿。這不僅僅是殯葬文化,更是尊卑之分,身份尊貴,在葬禮上就可見一斑。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為死者招魂,這叫作“復”,意思是召喚死者的靈魂回復到肉體。復而不醒,然後辦理喪事。在今天沒有這個習俗,可能後人對於親人離世,對於生死之事,更加釋懷了。既然逝者已逝,已然無力回天,那就讓其歸於極樂世界。

  在古人認為,死,只是到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生活。在考古學家發現的古代陵墓,基本上都有豐富的陪葬品。皇家子孫,公侯伯爵的陵墓,陵墓修飾成生前的宮殿。彰顯尊貴身份的同時,也是想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延續生前尊貴富裕生活的意願。屹今為止,發掘出來的屬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最令人嘆為觀止,在地下建了縮小版的帝國。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

  從殷代到戰國,統治階層就把生前使用的車馬帶到墓地里去。隨葬品包括青銅製的飲食器、兵器、樂器等;玉制、骨制的裝飾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貴族,隨葬品就越多越精美。

  從古代陵墓的隨葬品中,就可以看出古人相信,人死後會在另一個世界生存,因此隨葬大量生前的所用器皿、和服飾掛件。漢代時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換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去到另一個地方開始新生活。為了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就在陵墓里隨葬大量的物品。這種葬禮習俗,是讓死去的人安寧,也是讓活着的人心安,少一點哀悼。

  中國鬼魂觀念由來已久,墨子《明鬼》篇中就說到人死後成為鬼,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到清朝蒲松齡《聊齋誌異》中,更是把鬼魂與人的故事,編成了人鬼情未了的愛情故事。這無疑也是寄託哀思的一種表達方式,念祖懷親的時候,實際上也是文化的傳承。

  生與死之間的精神聯繫,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文化傳承。生育、婚姻和喪葬禮俗,都是些生活瑣事,每個人都會經歷。就是這些日常習俗中,蘊含着豐富、深刻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味。
從《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看婚喪習俗的文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