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人生故事 正文

發生在元宵節的歷史往事

李師師與宋徽宗的風流艷史

發生在元宵節的歷史往事

導語: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主要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有關一年一度東風夜放花千樹的元宵節,歷史上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主要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有關一年一度“東風夜放花千樹”的元宵節,歷史上曾留下了許多故事。

早在南北朝時期,南梁簡文帝就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那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紀錄:元宵慶典甚為盛大,四處張燈結綵,日夜歌舞奏樂,演出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嬉戲觀燈的國民更是不能勝數,通宵達旦,恣意歡欣,熱鬧異常。

成語“墜歡重拾”的故事,就是一個與元宵節有關的凄婉戀愛絕唱。南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才貌雙全的妹妹樂昌公主,嫁給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其時隋軍壓境,南陳的消亡已是不能制止。徐德言鬱悶祖國消亡后伉儷離散,便與樂昌公主商定,打破一面銅鏡,各拿一半,作為以後相見的憑證,並約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賣鏡於市井,以獲得對方的新聞。不久,陳果為隋所滅。由於為確立隋朝山河方面立下了汗馬收穫的楊素破陳有功,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對樂昌公很是溺愛,還為其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郁寡歡,默無一語。

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度盡劫波的徐德言急遽趕到市井,果真望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刻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徐德言泣如雨下地向老者講述了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賣鏡老人深為之感動,他准許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通報新聞。徐德言於是題詩一首: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詩畢,徐德言千恩萬謝,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不禁悲從中來,終日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深深地被感動了,頓天生人之美之心。他立刻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伉儷二人團圓回歸家園。於是便就有了墜歡重拾的典故,一直撒播至今。

宋朝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時,有一年元宵節,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牶“天下三明晰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聽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今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活躍了元宵佳節的氣氛。

海瑞巧治胡公子的故事

宋代福州有個太守蔡君謨,他為了掩飾太平,便下了一道旨令,強令福州一帶庶民,各家須在元宵節燃燈七盞。那時有個叫陳列的人,做了個一丈多高的大燈,上面寫了一首詩:“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窮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太守蔡君謨望見了這首詩,不得不收回劃定。陳列的燈詩可謂窮苦人民生涯的寫照,而這個太守也算是個識時務者。

傳誦最廣的生怕是元宵節燈聯讓北宋名臣王安石交好運的奇聞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途經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途經那戶人家,聞知招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這則奇聞未見於信史紀錄,應該是民間傳說了。

宋朝的元宵節加倍熱鬧。《東京夢華錄》中紀錄: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優美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停。

朱元璋因一則元宵節燈謎而大開殺戒的故事,在民間也撒播很廣。朱元璋有一年微服出宮,去看看南京國民若何歡度元宵節。來到一個猜燈謎的地方,見一群人正猜一張畫謎。畫上畫著一個光腳婦人抱着一個西瓜,謎目要求猜當地一句俗語。效果被人猜破,謎底是“淮西婦人好大腳”。燈謎講求別解,此處淮西的諧音是懷西,意思是懷抱西瓜婦人好大腳,這是南京人譏笑那時安徽婦人的一句俗語。朱元璋在一旁聽了大為惱火,以為是暗譏皇后馬氏。由於馬皇后就是淮西人,而且有着一雙特大腳。朱元璋就悄悄記下畫謎人家的住處,第二天派兵把這條巷子里的人都殺光了。

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契。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刻對出下聯牶“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重賞了誰人秀才。

使元宵節增輝的,尚有一對父子名人。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馬上融會,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衝天。”父子倆出口皆非凡,珠聯璧合,成就了一則妙對。

對元宵節頭疼不已且深惡痛絕的歷史名人,當屬袁世凱了。他逆歷史潮水而動當天子時,曾對元宵兩易其名。因“元宵”與“袁消”諧音,袁世凱感應很不祥瑞,於是下令天下,祝賀元宵節,民間吃“元宵”改為吃“湯圓”。轉而一想,“湯圓”——“湯袁”,不成了“湯煮袁世凱”嗎?於是再次下旨,天下將“湯圓”改稱“湯糰”。那時民間撒播着這樣一首歌謠:大總統,洪憲年,“元宵”更名稱“湯圓”;明年元宵后,誰還叫“湯糰”。“袁消”后,有好事者曾就此事作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昔時使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三月初三拜軒轅黃帝的傳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