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兩大文明古國,印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印度文化禁忌有哪些?入境必先閱覽

  中國和印度劃分是天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特有的文明讓國家的文化生長變得加倍欣欣向榮。那麼,這中印文化上,印度文化對中國都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最主要的體現在哪一方面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會一下吧。

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對中國最大的影響最主要的是釋教。

  印度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显示:
  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外來文化是所謂的“二西”(錢鍾書《談藝錄?序》),即我們現在平時說的西方(古代稱“泰西”)和印度(不是西印度,不是中國人想象中的印度,而是實着實在的印度,古籍里有時徑直稱為“西方”,有時以“西域”涵蓋);而且,到現在為止,從文化的深度和廣度來說,印度這個東方的西方較之歐盛情義上的西方對中國的影響更大,大得多。

  梁啟超先生曾將印度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歸結為音樂、修建、繪畫、鐫刻、戲曲、詩歌和小說、天文歷算、醫學、字母、著述文體、教育方式、整體組織等十二個方面。

印度文化習俗,入鄉隨俗不要太驚訝

  實在,不止這十二個方面,而且另有加倍本質的影響,那就是對中國人的頭腦方式、倫理道德的影響。

  從上層而言,釋教曾經上升為國家哲學,在某些年月的宮廷里國師乃高僧,甚至天子等最高統治者中亦不乏釋教徒;從下層而言,引車賣漿者流的腦瓜子里裝的更多的是釋教的信仰和教義。知識分子雖然多數頂着“儒”的帽子,但很早以前,他們就致力於儒釋道三教的合成事情。

  陳寅恪先生謂:“南北朝時,即有儒釋道三教之目。”他舉的例子是北周時衛元嵩撰寫的《齊三教論》七卷。可見,“三教”一目最遲在北周已經明確泛起,也有可能在北齊就有了。也就是說,在公元6世紀,釋教已經團結道家,與儒家分庭抗禮、鼎足而三了。又經由600年波濤壯闊甚至驚心動魄的鬥爭與融合,到12世紀周濂溪、程明道、朱熹等完成理學之系統,儒佛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那以後,儒家原教旨主義已經不存在,我們在接受儒學時,不能能避開佛學。

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差異體現在那裡
以宗教為中央的印度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印度文化產業的生長,領會印度人的基礎
令人讚歎不停的武漢大學有哪些美景

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江蘇穩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