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養生 正文

五穀養脾?哪五穀?怎麼養?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五穀養生

    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想問一下大家:什麼是葯食同源?有的朋友聽了馬上就不樂意了,好歹是羅博士多年的粉絲,怎麼可能連這個問題都不知道,不就是既可以當葯又可以當飯的食材嘛!您這麼說倒也沒錯,不過,葯食同源還有更深層次的知識在裏面。

640.webp (5).jpg

 

    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不僅有“葯食同源”,還有“葯食同理”。

    “葯食同理”的意思大概是許多食物即藥物,藥物即食物。它們之間並無絕對的分界線,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五味”理論不僅運用到藥物之中,還同樣適用於食物之間,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養生的知識每日一條

    而“葯食同源”則是說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代葯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

    有的人可能不耐煩了,這洋洋洒洒的一大段,到底想要說什麼啊?我們其實想要說的是,一開始為大家介紹葯食同源的食材,只是因為這些食材易於購買,好操作,且對身體並無什麼傷害,所以才介紹給大家的。但在後來,我們逐漸發現某一類食材對某一臟腑有很好的效果,比如五穀雜糧。

    五穀養脾!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文章重心逐漸偏移到像黑豆、大麥這類食物的身上。為什麼要養脾呢?這主要是由於在臨床上發現現代人的消化系統都很糟糕。據統計,中醫院門診中80%是看腸胃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脾胃的不良正是慢性病最好的溫床。吃進來的多,出去的少,久而久之,你的身體就成了超級垃圾場,惡臭衝天,能不生大病嗎?那為什麼現代人的脾胃功能會失調呢?原因就是錯把副食當主食,五穀不入脾胃虛。

    當然,這隻是從大數據的角度來說的,從中醫的立場來談就是,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我們每天要吃飯喝水,飲食進入身體,全都要依賴脾的運化功能以氣化成精微物質,營養全身。也就是說,脾是生命的根本保證,脾最不能虛。

    舉例來說,痰濕體質的人,其根本是脾虛。脾虛則氣化減弱,陽氣不能運化,則代謝產物易於積聚,化為痰濕。痰濕無所不在,而且各種怪病因之而生。俗話說,怪病多由痰作祟。我們都知道腎不能虛,虛則易衰老,卻不知脾更不能虛,虛則百病叢生。

    再回到五穀上來,為什麼這麼多食物,我們單單推薦五穀作為脾的“家庭醫生”呢?想要知道這個問題,您就得先了解,五穀是哪五穀。

    “五穀”在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雖然關於五穀的說法很多,但主流的是稻(俗稱水稻、大米)、黍(shǔ,俗稱黃米)、稷(jì,又稱粟,俗稱小米)、麥(俗稱小麥,製作麵粉用)、菽(俗稱大豆)。因為有的地方氣候乾旱,不利於水稻的種植,因此有將麻(俗稱麻子)代替稻,作為五穀之一。

    雖然說是五穀,但實際上經過醫家先輩的不懈研究,其內涵早就延伸了不少。

    ●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氣力,強肌肉之功。用於脾虛煩悶,泄瀉,消瘦,下痢。

    ●玉米,又名包穀。味甘,性平。有補中健脾,除濕利尿之功。可用於泄瀉,痢疾等病。

    ●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用於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後體弱等。

    ●高梁,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滲濕止痢之功。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

    雖然“五穀”之外延遠遠大於“五”,但無論怎麼變,《黃帝內經》中說的“五穀為養”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醫林狀元與五穀

    光紙上談兵,可不是咱們的風範,話說回來,自古以來到底是哪位大家“五穀”用的最好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醫林狀元”――龔廷賢。

    龔廷賢,字子才,號雲林,江西金溪人,生活於明代嘉靖元年至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522-1619年),是明代著名的醫學家。龔廷賢出身為世醫家庭,曾在太醫院供職,曾治癒了明藩王魯王妃的臌脹重症,魯王稱之為“國手”,並賜匾額一塊,題字“醫林狀元”,足以表明其高超的醫術。

    說起“醫林狀元”這塊匾,就不得不說說當年的故事。在龔廷賢醫學生涯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他醫好了魯王妃的不治之症。當時,魯王妃患“臌脹”,患病後的魯王妃腹大如鼓,左肋積塊刺痛,坐卧不寧,飲食不進,二便澀滯。經太醫多方治療,均不見效,生命垂危。魯王乃召龔廷賢診治,經診脈察舌,探本求源,認為病因是攻伐太過,五臟皆虛,濕熱壅盛,故提出了“補脾土,養肺金,滋腎水,生心血,平肝木,清濕熱,升元氣”的治法,並採取分階段有步驟的治療方案。先服補中益氣湯,繼進瑞蓮丸、白雪糕及太和丸等服至百餘劑。經治療,王妃諸症皆除。再調養半年,終獲痊癒。為此,魯王大喜,被贊為“天下醫之魁首”,並贈以“醫林狀元”的匾額。

    光看這方子您就知道這位先生多愛用五穀了,補中益氣湯自然是不必說,光是白雪糕、瑞蓮丸、太和丸這三種就夠咱們“喝一壺”的了。白雪糕:白雪糕的主要成分為干山藥,人蔘,茯苓,蓮肉,芡實,神曲(炒),麥芽(炒),大米,糯米,白沙糖。此面點能健脾益氣,補腎固精。太和丸:主要是針對元氣不足,脾胃虛損,不思飲食的情況,其主要成分中含有白茯苓,陳皮,神曲,麥芽等該有的五穀雜糧是一樣不少。當然,瑞蓮丸也是同樣,這裏就不細說了。

    您看,古代醫家們都對五穀雜糧推崇之至,我們也不要畏手畏腳了,還是來學習一下乾貨吧。

    小米為五穀之首,也是五穀中最有營養的。小米性微寒,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補益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使脾胃不得養,則氣血不能順利化生。養臟先養脾,養脾可常食小米粥。經常食用小米粥有助於補中益氣,益壽延年,尤其是脾胃不和之人,老年人及孕婦應經常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了:“粟米(小米)氣味咸,微寒無毒,主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

    這裏您可別以為圓力是在敷衍,這一碗小小的粥,裏面也是有不少門道的。大家都喝過小米粥吧,煮粥煮好后,放入容器,涼一下,會發現一層浮於粥表面的濃稠液體,那就是粥油。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也專門提到粥油,大意是:“粥油營養豐富,不同的粥油有不同的功效,對於腸胃不適等疾患是首選補充食物,如果長期食用可緩解和輔助治療胃病等,是某些疾病患者的首選食物。”

    這東西好是好,但天天喝小米粥,眼睛不都得綠了?這您就有點被局限了,小米粥包容性極好,無論是加點龍眼還是山藥,甚至是党參都是可以的,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加減。

    今天的這篇文章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希望引起您對脾的重視,畢竟臨近春節,不少人的脾胃又要受苦了,我覺得大家還是提前養養比較好。當然,我們也會一直為您介紹關於五穀雜糧的知識的,敬請期待。(四)


-------------------------------------------------------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