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正文

國醫大師的養生秘方人人可複製

家中六種常見物品有致癌風險

77歲的國醫大師伍炳彩年輕時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壓,但一個湯方一直幫他維持着血壓的穩固。,

77歲的國醫大師伍炳彩年輕時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壓,但一個湯方一直幫他維持着血壓的穩固。

“心情憂慮也能導致高血壓,我年輕時就已患上高血壓,60年來全靠這劑湯方來維持。”

上世紀60年月,正在修業的國醫大師伍炳彩被查出患有高血壓。往後20年,他全靠自己調治,維持血壓穩固,而養生秘方就是六味地黃湯。

資料圖(供圖/視覺中國)

國醫大師的養生秘方人人可複製

詳細因素如下:

熟地15克,山茱萸肉、山藥各12克,丹皮、澤瀉、茯苓各10克。共煎,去渣,取汁,天天1劑,分兩次服,對腎陰虛患者有所助益。

稀奇提醒:中醫考究辨證施治,每小我私人體質差異,該方未必適用所有人,建議用前一定要諮詢專業中醫師!

5個養生絕招,人人可複製

1 想遠離疾病,就得先遠離濕氣

許多疑難雜症均由濕邪引起,因此要想遠離疾病,就得先遠離濕氣。人體濕氣分內濕和外濕,南方多以外濕為主,北方以內濕為主。淋雨、晨練露珠較多、出汗后馬上沐浴等,都易造成外濕侵入人體。

因此外出時備好雨傘,晨練時帶條毛巾實時擦汗,抹乾身體休息片晌再沐浴,保持室內透風,勤易服物,都有助於防止外濕入侵。

而內濕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攝取的營養物太多,難以消化,化為濕氣,因此要削減牛蛙、魚類等高卵白食物的攝入。

若何祛濕?

通常可多吃茯苓餅、薏米、山楂等。

肝不好的人手上會出現哪些信號?

伍炳彩還先容了一個經方:參苓白朮散。將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人蔘、炙甘草、白朮、山藥各100克,研磨成粉服用,一次6-9g,一日2-3次,能補脾胃,益肺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之人。

2 預防傷風很主要

伍炳彩以為,預防傷風很主要,由於許多病症都是傷風引發。

在預防傷風方面,他推薦玉屏風散和防己黃芪湯,“後者效果更佳,由於能減除濕氣”。

防己黃芪湯詳細因素如下:防己12g、黃芪15g、甘草(炒)6g、白朮9g。

3 常按六個穴位緩解疲勞

伍炳彩只要有空就會推拿太陽穴、合谷、風池、三陰交、足三里、湧泉穴,每處每次按5分鐘。

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主要穴位,經常推拿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

常用按揉足三里穴,不只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儘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效,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神采飛揚,青春常駐。

4 晝寢泡腳兩不誤

逐日7點出門坐診,下晝1點半才回家,伍炳彩由於常思慮患者病情,曾患上失眠。為了不影響康健,他逐日最少晝寢一刻鐘,睡前溫水泡腳一刻鐘。中醫以為“炎天泡腳,暑濕可祛”, 對身體利益多多。

一樣平常來說,泡腳水的溫度以40~45℃為宜,最好不要跨越50℃;泡腳時間最好選擇在晚上臨睡前,以15~20分鐘左右為宜。

5 天天吃點丹參粉

伍炳彩以為,隨着歲數增大,有一樣藥材自己不能缺少。通常,他總會取丹參研磨打粉,再沖水服下,每次3-4克,天天1次,能養血化瘀,防止心腦血管疾病,也因此,至今他從未發生中風。

他建議暮年同夥可取人蔘、三七各100g,蛤蚧一對,研磨打粉,一天兩次,每次1-2克,同樣可以到達活血化瘀、強心健體的作用。

再次提醒:每小我私人體質差異,建議用前一定要諮詢專業中醫師!

本文參考資料:康健時報網《入夏之後多泡腳》、《湧泉足三里健身顯功力您有兩個“長壽穴”》、快樂老人報《穩住血壓60年全靠一個湯方》

睡前吃一個60歲血管都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