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正文

秋分已到 防好“四邪”成要害

濕疹和蕁麻疹具體存在着哪些區別

9月23日就是秋分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此時我國大部門區域天氣已經涼爽,降水增多,正如諺語所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意味着真正進入秋季,這時晝夜等長,人們養生中也應遵照“陰陽平衡”的自然紀律,並防好“四邪”。

防燥。秋分后,天氣依然乾燥,但由於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此時應注重防好涼燥。中醫以為,涼燥最易損傷肺陰,引起津氣虧虛。因此,建議人人秋分時節要格外堅持磨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秋季磨鍊,重在益肺潤燥,可以練叩齒咽津潤燥功。詳細方式是:早晨睡醒,閉目叩齒36下,然後徐徐將津液咽下。同時,飲食上多吃些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多喝水。

防風。風邪也是秋季養生的一大強敵,賊風無孔不入,人體受風后,容易傷及腎中陽氣,泛起頭暈頭痛、頸項腰背疼痛等問題。因此,秋分后,入睡時窗戶不能大開,留個裂縫透風即可,着實怕風也可完全關閉;蓋好被子,尤其注重背部和腰腹保暖。另外,運動不宜猛烈,不能大汗淋漓,以免受風消耗陽氣。

防寒。秋分天氣漸涼,也是脾胃容易生病的季節。脾胃喜溫熱惡寒涼,對嚴寒的刺激異常敏感,過食寒涼會引發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脾胃不適,或加重原來的疾病。建議有慢性胃炎、脾胃功效差的人群,應稀奇注重胃部保暖。另外,平時可在飲食中加入一些有養脾健胃功效的中藥,好比淮山藥、桂皮、黃芪、豆蔻、茯苓、党參、丁香等。

蕁麻疹是有哪些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防郁。秋季容易使人情緒降低,是抑鬱症的高發季節。精神調攝方面,要保持心態平和,多用樂觀起勁心的心態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空閑時間少獨處,多和家人同夥出門走走,相約爬山、遠足,登高遠眺和玩樂可使不良情緒消逝。


男性肝臟不好具體由哪些方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