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洛書
洛書古稱龜書,傳說有神龜出於洛水,其甲殼上有此圖象,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洛書是以北極為定位星,斗柄所指的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為標誌,其數目方位都與洛書完全一致。這也就是一般術數中常說的“九宮”(奇門遁甲術即採用此九宮作為基石)。其中奇數一、三、七、九為陽,二、四、六、八為陰數,五居中宮。這就是一個標準的洛書。
(二)洛書由來
前人指出,洛書数字本太乙下九宮而來,以四十五數演星斗之象。九宮八風圖配合八風,八卦,中央一宮,即洛書的中宮,乃周圍八宮的核心。古人觀測天象,認為北極星(太乙)之位恆居北方,可以作為中心以定位的標準。九宮是據北鬥鬥柄所指,從天體中找出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為標誌,便於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發現九星的方位及數目,即洛書的方位和數目。
北極居中何以能下九宮?前人指出,體為北極,用在北斗,以斗為帝車,言北斗為北極帝星所乘之車,因北斗繞北極而旋轉,就是北極帝星乘車臨御八方之象,若根據斗柄旋指的八宮方位,便能推知四時八節的氣象變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時序。
(三)洛書的價值
與河圖相比較而言,洛書標志著中國原始文化的更高成就。洛書只用了9個自然數(而河圖則用了10個),排列成一個正方形,形成華夏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九宮圖,且奇妙結構和無窮變化令中外數學家為之嘆服!洛書開了幻方世界的先河,成為組合數學的鼻祖。數學家華羅庚對洛書非常推崇,稱“洛書可能作為我們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因為另一星球的生命(如果存在的話)要與我們溝通,只要對着數數就行了,不必依靠任何語言。
古人對洛書推崇備至,認為它能涵蓋人間萬事萬物,尤其是縱、橫、斜每條直線上的3個數之和均等於15,成為我國古代都城的規劃模式。如洛陽東周王城南北7里,東西8里,漢魏洛陽城南北9里,東西6里,兩城的長寬之和皆為15里;西漢長安城和隋唐城都是經緯各長15里的方行結構;北魏洛陽城、隋唐長安城的南北長皆為15里。
本文出自專題:洛書詳解,洛書河圖指的是什麼
周易在線查詢:周易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