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冬至的來源和習慣 寓意什麼意思 吃什麼

冬至的民間風俗是什麼 可以搞哪些活動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人人可能不知道這天的黑夜是最長的,而日間是最短的,而在這天的吃也是有考究的,這天對於我們來說是有一定寓意的,那麼人人知道有什麼寓意嗎?冬天的來源與習慣是什麼嗎?冬至日要吃什麼對照好嗎?

  冬至的來源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察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殷周時期,劃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厥後實行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人們最早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昔人以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最先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最先,是大吉之日。因此,厥後一樣平常春節時代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泛起在冬至。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沿用至今。

  冬至的習慣

大年初十可以洗頭嗎 正月初十為什麼不能洗頭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差異,昔人以為麋的角朝後生,以是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以是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而且溫熱。

  冬至是什麼意思寄義及寓意
  冬至的寄義:冬至示意嚴寒的冬天來臨。冬至時,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險些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最先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劃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最先。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日間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吃什麼
  冬至吃餃子、喝羊肉湯已經成了習慣了,有空閑的人會自己在家裡包餃子,做羊肉湯,在冬至前两天,超市裡的麵粉、羊肉等都賣的稀奇好。


喬遷吉日 2021年1月25日搬家入宅黃道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