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可以洗頭嗎 正月初十為什麼不能洗頭
冬至不僅是主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我們對於這天都市很重視,在民間有許多關於冬至的民間習慣,在冬至這天我們有一些主要的事情要做,而且在這一天我們也可以搞一些流動,那麼冬至的民間習慣是什麼?可以搞哪些流動呢?
冬至的民間習慣是什麼
祭祖
在民間,有於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 元旦 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怙恃尊長拜節。古時撒播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代仍然十分盛行。閩台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營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示意年終有歸宿。
祭天
歷代統治者都要於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北宋時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舉行,明清時則在北京天壇的圓丘。圓丘在古代即是凌駕地面的圓土丘,它像征着天圓,故用來祭天的前一天晚上,天子要齋戒沐浴,住在齋宮,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
喬遷吉日 2021年1月25日搬家入宅黃道吉時
贈鞋帽
冬至時節,民間有贈予鞋子的習俗。在《中華古今》中有說:“漢有綉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隨着時間的推移,贈鞋給舅姑的習俗逐漸演化為舅姑贈鞋帽給甥侄了。古時手工刺繡,送給女子的,鞋子刺繡多為花鳥,帽子多做成鳳形;送給男子的,鞋子刺繡多是猛獸,帽子也多做虎行。
冬至可以搞哪些流動
品冬茗
品茗,既是一種生涯方式,又是一種社會文化流動。天寒時,隔窗望雪,喝上幾杯香茗,既可以禦寒,又排遣了冬日的閑散時光。
享冬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垂釣的人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品悟山水之間的怡情所在,享受這一段美妙的悠然時光。
吃冬食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除了冬至面,餃子、湯圓、八寶粥等都是傳統補陽禦寒的美食。
溫冬俗
《周禮春官·神仕》中紀錄:“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昔人以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最先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最先,是大吉之日。因此,厥後許多區域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2020年臘月27號是幾月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