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端午節,民間有“躲五毒”習俗

中國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各地區都有着濃厚的節日氣氛,到了端午節都要吃粽子,也有的地區在端午節期間會賽龍舟,端午節期間家家戶戶掛艾草與菖蒲,《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也有的地方,在端午節期間放紙鳶、用艾草洗澡、身上掛五色的綵線、拜神祭祖等,不同地區的民俗方式有所不同。


端午節,民間有“躲五毒”習俗


    相同的是,人們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端午節,各種活動也掀起了節日的熱鬧氛圍,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端午節並不是一種慶祝節日,而是民間躲五毒的日子。

    在古代端午節這一天,並不是一個好日子,老百姓認為,端午節這一天“生男害父、生女害母”,這其中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中國風俗有哪些


    但是也側面證明了,端午節並非吉利的一天,古代五月初五這一天,被稱為祛邪消災的日子,民間也有躲五毒的說法。

    古代民間俗語“博大精深”,也是老祖宗為後台留下的重要財富。所以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端午節的一些習俗,躲五毒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

    一、端午節躲五毒

    所謂的五毒就是指:壁虎、蟾蜍、蛇、蠍子、蜈蚣,這五種有毒的動物,每當夏季來臨之時,萬物生長、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各種動物去山間草地上覓食,也有的動物從冬眠中蘇醒,這個季節各種蟲子和蚊子非常活躍,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傷到。

    古代老百姓,沒有辦法對付這些有毒的動物,經常會被誤傷,導致皮膚腫脹和疼痛感。而且古代醫療條件非常差,一旦感染到病毒,很容易會引起死亡。

    為了避免毒蟲對人體的侵害,人們選擇了各種方法,在端午節這一天避五毒,具有一定的消災除害的作用。

    二、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人們凌晨開始,就會上山去采艾蒿或者菖蒲恭弘=叶 恭弘,有的地區在端午節期間,喜歡喝雄黃酒,雄黃酒也有一定的祛毒和養生的作用。

    端午節這一天,未滿周歲的孩子要送到外婆家去住,剛出嫁的女兒也要回娘家住,也有躲避災難的意思,在民間這種習俗又稱作為“躲午”。

    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躲避災難的降臨,讓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

    端午節也有帶香包的習俗,特別是小孩子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都會在身上或者脖子上掛着香包。

    香包里一般都放着艾草、雄黃、硃砂等中藥材,遠遠就聞能到中藥的芳香,主要用來驅趕蚊蟲,能夠達到避邪、祛病和防病的作用。

    也有的地區婦女心靈手巧,會親手縫製香囊,並且帶在孩子身上,香包上還綉着五毒圖。

    意思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躲避災難,也希望孩子能夠長命百歲,展現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端午節這一天,在民間有“天中五瑞”的習俗。五瑞意思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舟花”,古代人認為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所以這些草就和端午節的五毒相剋。

    菖蒲屬木克蛇,艾草屬水克蜈蚣等,雖然沒有一定的歷史意義,但是將這些掛件放在胸前或房間里,可以達到百毒不侵的效果。

    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證明了這些祛除五毒的方法並不科學,但是這些民間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也表明了老百姓對生命的崇敬。

    結語

    端午節是包括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端午節的目的是為了消災除災。各地區人們在半個月前,就開始準備端午節的用品。

    端午節也是紀念偉人的日子,一想起端午節人們也會想到屈原,屈原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聽到楚國滅亡的消息后痛不欲生,於是跳入汨羅江,老百姓就會將粽子扔到河裡,也是對端午節寄予着新的希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