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生肖 民間習俗 正文

清明節養生,養肝護陽防疾病,這樣做就對了!

  又是一年春草綠,踏青出遊正當時。今天是清明節,惠風和暢,天朗氣清,宜祭祖、掃墓、踏青、放風箏。

  除了冬至外,清明節大概是唯一一個既是自然節氣,又是傳統節日的日子了。踏青郊遊和祭奠先祖是清明節的兩大主題。這時節,春回大地、雨水增多、空氣清明,陽光充沛,滿目鮮艷,除了肅穆與哀愁,更讓人渾身都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古人尤其是唐宋時期對清明節是相當重視的,足足有七天的假期哦。來看看在《清明上河圖》就知道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不亞於今天的國慶長假啊!
清明節養生,養肝護陽防疾病,這樣做就對了!
  舌尖上的清明節

  油綠如玉“青糰子”

  在江南一帶,每到清明節,幾乎家家都做青糰子,一為開胃嘗鮮,二為祭祖上供。

  盤中明珠“清明螺”

  清明時節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為此時的螺螄尚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清明螺是南方水鄉的食俗。

  三月春筍正當鮮

  食過春筍,才方知春味。此時最新鮮的春筍上市,炒、燒、煮、煨、燉皆可,別忘記嘗嘗鮮。

  清明節重要養生提示

  飲食:清淡飲食注意養肝

  清明前後肝氣最旺,如調理不當,容易氣血不暢,脾胃失和,情緒失調。清明養肝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吃水果蔬菜和白粥,還宜少酸多甘,以健脾胃。

  多養肝。多食用養肝食物,如薺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等。

  少發物。清明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複發之時,因而要忌食易發的食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等。

  少冷食。為適應春季陽氣生髮的特點,為扶助陽氣,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如:花生、蔥、香菜、韭菜等,而生冷黏膩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

  運動:宜舒緩

  建議身着寬鬆的衣服,到戶外散步,打拳,登山,外出踏青,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鍛煉身體。

  起居:夜卧早起

  春天重在生髮,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髮,應從起卧時間上做起,盡量做到夜卧早起。

  疾病:三防工作不可少

  1、防春寒。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此時氣溫容易反覆,應注意根據溫度適時增減衣物,避免着涼感冒。

  2、防心腦血管疾病。清明時節天氣乍暖還寒,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老年人在掃墓之前最好量一下血壓,血壓高的最好不要登高掃墓;如果要親自去掃墓,掃墓前一天晚上不要用太熱的水沖澡或飲酒;掃墓時要做好保暖措施,隨身攜帶急救藥品,有專人陪伴,並注意控制好情緒,不要過度傷心,以免傷及身體,加重病情。

  3、防過敏。清明期間仍是花粉、昆蟲引發過敏的高峰期,建議朋友們外出掃墓時最好身着長衣長褲,必要時攜帶一些抗過敏、驅蟲藥物。
  清明節習俗

  1、掃墓祭祖

  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2、踏青郊遊

  春回大地,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景象。帶上家人,選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起感受春天吧。

  3、放風箏

  據說清明把風箏放上藍天後,剪斷牽線任憑風吹,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4、盪鞦韆

  盪鞦韆,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遊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

  5、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

  願以花香寄清明

  不負人間四月天

  趁假期,

  一起盡情去擁抱人間的四月盛景吧!
清明節養生,養肝護陽防疾病,這樣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