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民族文化 正文

具有高藝術價值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朝鮮族說唱藝術特色:板嗦哩

  傈傈族的歌舞壯麗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為傈傈族文化的傳承起着主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則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這歌舞不用樂器,是一種人們自娛自樂的舞蹈,而且唱詞還十分的厚實,沒有界線,可以即興自編,是種十分有趣的歌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領會下傈傈族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泉源聽說與傈僳族群眾的半農半牧,稀奇喜歡飼養山羊有關。據先容,當地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無廟宇,宗教流動大多通過歌舞舉行,也就催生了“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起源地是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恭弘=叶 恭弘枝鄉同樂傈僳大村,這個村寨的傈僳族住民所有是用原木搭成的“木稜子”,呈門路狀一層層漫衍在山坡上。

  樂歌以領唱和伴唱合成,每一樂曲開頭,都有一個無唱詞內容的起音,其音哆嗦悠揚,宛如田野里山羊的悠悠長鳴。參舞者分男、女兩隊,每隊有一名領唱者,其餘合唱。

  唱詞內容十分厚實,可從遠古洪荒的神話傳說唱到身邊的生發生涯,可承襲前人留下的唱詞,也可即興自編自唱。

  “阿尺目刮”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民族舞蹈,僅撒播在以恭弘=叶 恭弘枝鄉為中央的瀾滄江上游區域,是一種群眾性自娛性舞蹈,其特點是不用樂器,自始至終踏歌起舞,曲調可緩可急,且跳動幅度較大,給人以舒展自若的感受。

盤點藏族的節日文化大全

  阿尺目刮的起源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是撒播於瀾滄江上游的傈僳族傳統舞蹈,“阿尺目刮”是來自遠古的歌,曲調深沉悠遠,如山羊長鳴,音色委婉舞步多變。維西縣恭弘=叶 恭弘枝鄉同樂村是“阿尺目刮”的田園。“阿尺目刮”的歌詞內容厚實,涉及一樣平常生涯中的婚、喪、嫁、娶,節日喜慶,歡慶豐收,迎送來賓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樸,多變,至今還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聲,粗獷雄建的舞姿使人回味無限。

  “阿尺目刮”是傈僳族歷史的真實寫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遷徙歷史、文化習俗等大多以民間文學和口碑相傳下來。傈僳族是追趕太陽的民族,太陽哪方落就往哪方遷徙。在三次大規模遷徙歷程中,瀾滄江是西遷的主要通道,成為傈僳族文化的群集和流傳帶。

  “阿尺目刮”以熱烈曠達、粗獷有力的歌舞生動地反映了傈僳族遊牧、狩獵、採集、刀耕火種的歷史演變歷程。傈僳族是親愛狩獵的民族,對種種動物的習性都異常熟悉,稀奇是在耐久的遷徙歷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與山羊結下了不解之緣。

  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製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風擋雨,是傈僳族人民生發生涯的必備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擬山羊習性動作而創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動形象,情緒歡欣熱烈,富於轉變,充實显示了傈僳族人民對種種動物的摯愛以及向惡劣的生計環境作艱辛卓絕鬥爭的樂觀向上精神,保留了渾樸古樸的原始藝術氣概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還通過對大自然耐久仔細的考察,藉助山花開放、蟬鳴鳥啼、草木枯榮、大雪紛飛、恭弘=叶 恭弘綠枝添來定季節。

  您可能也喜歡:
  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蘆笙舞
  白族民居,修建藝術的一大景觀
  仡佬族怪異文化:兩個年節
  高山族甩髮舞的舞蹈形式

民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