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正文

舌頭顏色反映康健狀態 診斷需注重三點

拔罐常用體位有4種 操作時需注意這些



  舌診在中醫臨床診斷上有很主要的意義,身體內疾病的显示可以從舌頭上看出來,若何從舌頭看出你的身體康健裝填,讓我們隨着中醫來領會舌診的一二吧。

舌診你領會若干?

  舌診是中醫診斷學上主要的指標之一。從中醫理論來看,觀舌色可知疾病之性子,正氣之虛實;看舌苔可辨邪氣之淺深,胃氣之生死;再審其潤燥,可驗六淫病邪之轉變,機體津液之耗傷。

  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轉變,都有可能客觀地反映於舌象,通過舌診可以領會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子、輕重與轉變。其中舌質的轉變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轉變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

  舌體是一個外露的內臟器官,其組織頗為龐大。從心理學角度而言,舌的轉變,與血液循環、神經系統、舌乳頭自己及腺體的轉變有關。血液循環方面,主要有血虛、充血、瘀血和出血四種;神經系統方面,主要為舌之運動與感受泛起異常徵象;舌乳頭自己的轉變,主要為充血、發炎、潰瘍、萎縮、角化等;舌腺體的轉變,主要是腺體排泄之若干及某些特殊情形的轉變。中醫學以為,舌為心之苗竅,人體有許多經絡與之相通,故受病之經絡臟腑、營衛氣血、內外陰陽、寒熱虛實的病情轉變,皆可形之於舌。舌苔乃胃氣所熏蒸,显示於舌黏膜。五臟皆稟氣於胃,故可藉以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以溫熱為例,舌診主要憑證舌及苔之形狀、色澤、潤燥等方面之轉變,以鑒別病邪之性子,區分衛氣營血之證候類型,判斷津液之生死。

從舌顏色可看出康健狀態

  淡白舌:淡白舌可見於疾病初起階段,正盛邪弱,尚未內擾臟腑,病情較輕。如中風患者見舌質淡白、舌苔薄白或薄黃,則多神志清,二便協調,僅 見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生涯尚能自理等,此時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此類多見於腦血管痙攣及腔隙性腦梗死,淡白舌等為中風早期或病勢較淺,無血瘀显示。

寶寶是否高智商 看看是否有這些特點

  紫暗或紅絳舌:若泛起舌質紅絳(舌紅而顏色深暗)或紫暗,舌苔黃厚燥或無苔,則解釋邪氣入內、瘀血或痰濁內生等,患者可泛起神志不清,巨細便失禁等癥狀,病情較重,常頻頻發作,應實時救治。舌苔厚膩為痰濕、痰熱內盛之象,治療多以降濁化痰為主,舌質紫暗為瘀血之徵,多以活血化瘀為主。

  青舌:中風後期或病久患者,多見青舌(舌色如青筋色)等,為氣虛血瘀之象,臨床上以補氣活血為主,代表方為補陽還五湯。因此,若舌質由紅絳或紫暗轉淡紅,苔由厚膩轉薄白或薄黃,則病情向好的方面生長;舌由淡紅轉紅絳或紫暗,舌苔由薄白變黃膩或乾燥起芒刺,或無苔、舌體僵硬不能伸出口外,則示意病情加重。

舌診要注重什麼?

1、注重光線:望舌時,須讓患者面向灼爍處,使光線直射口內,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舉行望診。在夜間望舌時,應在強光下舉行,否則不易分辨舌的顏色,以是一定要注重光線的明暗。

2、注重染苔:某些食物或藥物,可使舌苔染上某種顏色,而不易分辨其苔色和燥濕。如食橄欖、烏梅,可使舌苔染黑,服黃連素、核黃素等藥物,能使舌苔染黃。以是,在臨床診察時,發現舌苔突然轉變,或苔色與病情不符,應詳細詢問其飲食及服藥情形,確定其是否染苔,以免誤診。

3、其他:飲食的磨擦或刮舌後,可使舌苔變薄;飲水后可以使舌質濕潤;進冷食后,可以使舌質暫時變白;進熱食或辛辣食物后,可以使舌質暫時變紅;因鼻塞不通而張口呼吸的患者,其舌面較乾燥等。

  以上是關於舌診的舌象保健等,可以作為一樣平常考察身體康健的依據。

本文泉源:易網在線養生網 責任編輯:康健兼職_CMS3801

水裡加一寶 小病全趕跑